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俄爭奪北極:搶占地球制高點 冰蓋下暗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27 00:10:26  


 
  近期來說,這種通道主要是指“西北通道”。所謂“西北通道”是指從戴維斯海峽沿加拿大北岸到阿拉斯加的極區航道,從北大西洋經過加拿大北極群島進入北冰洋,再進入太平洋。它是聯結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徑,發現於19世紀中葉。因該航道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覆蓋著厚厚的冰層,一直以來只有大型貨輪才能通過。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冰層消退,許多小型船只也能選擇這條航道,“西北通道”的通航潛力越來越大,有望成為未來的一條“黃金水道”,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巴拿馬運河、馬六甲海峽的海上交通咽嚨的作用。 

  有氣象學家預測,假如氣候變暖趨勢得不到遏制,最早到2015年,普通輪船在夏季不必借助破冰船就可以完成在北極航道的航行。這對位於此區域附近的國家而言,經濟和戰略價值都十分巨大。正因如此,俄羅斯正計劃成立國家航運公司開發北極航線,其他各國也越來越注重利用軍事手段來控制北極航線。 

  在北極的冰蓋之下潛艇是比較安全的。 

  北極海域對於核潛艇而言,是理想的活動家園。由於衛星對該地區偵察比較少,而水面艦艇又不能到達有冰蓋地區,只有核潛艇才能到達冰蓋下,所以在北極的冰蓋之下潛艇是比較安全的,因此成為大國核潛艇活動十分頻繁的場所。 

  這點對俄羅斯和美國威脅更大,任何一國的核潛艇都可以在很接近俄羅斯或者美國的情況下實施攻擊,因此美國和俄羅斯都特別重視北冰洋水下力量的存在,以達到雙方的相互制約和平衡。特別是近年來,出於安全戰略考慮,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事力量與俄羅斯在冰層下暗中較勁更加激烈。 

  北極海域是俄羅斯對美國實施核威懾的理想陣地之一。隨著美國加緊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為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包圍,提高對美國的核威懾力度,俄羅斯正計劃將核威懾主要陣地轉向北極海域,使俄羅斯潛艇部隊在北極地區的活動更具有戰略意義。 

  2006年9月,一艘俄戰略核潛艇在北冰洋水域發射了一枚PCM-54洲際導彈,導彈飛行距離設定為2600公里,其攜帶的3枚彈頭均摧毀了俄羅斯西北端靶場的預定目標。這是俄羅斯戰略核潛艇11年來首次從北冰洋發射洲際導彈。 

  2007年俄羅斯決定將所有的3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放到正在籌建中的堪察加基地,明顯表現出與美國爭奪北冰洋及北太平洋的戰略意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