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解讀利比亞事件:美國在使用巧實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6 09:41:53  


 
  瓦解階段,打垮卡扎菲,聯軍地面部隊可能進入利比亞,利比亞陷入持久內亂之中。斬首攻擊、卡扎菲支持者的倒戈可能會使卡扎菲政府垮台。屆時,反政府武裝將發起反擊,利比亞各部落為了自己的利益將會進行持久的亂戰。聯軍部隊將以“維和”部隊的形式介入新的內亂之中。基地組織等恐怖力量將會進入利比亞,聯軍的地面部隊在利比亞境內站穩腳跟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

  戰爭結局:伊拉克是前車之鑒

  利比亞戰爭是西方大國繼伊拉克戰爭之後挑起的又一場針對伊斯蘭國家的戰爭。在戰爭初期,雖然有部分利比亞部落對西方國家持歡迎態度,但是由於美英法等國與反政府武裝存在根本的利益差別,一旦卡扎菲政權垮台,雙方自然會分道揚鑣,甚至兵戎相見。到那時,美英法等國軍隊將成為全體利比亞人的公敵,伊拉克動蕩的煙雲將會籠罩在利比亞乃至整個北非國家的上空。

  屆時,利比亞部落之爭將使經濟發展停滯。利比亞長期實行單一國營經濟,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曾一度富甲非洲。根據伊拉克戰爭的經驗,卡扎菲政權一旦垮台,利比亞短期內很難建立一個強勢的政府,持久的內亂將使利國內的工礦企業癱瘓,頻繁發生的恐怖襲擊活動使國外企業望而卻步。由於缺乏外資,利比亞國內的石油開採將無人問津。到那時,不但利比亞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對金融危機影響還在的世界經濟而言將是雪上加霜。

  利比亞難民潮將會跨過地中海流向法國等發達國家,將衝擊大半個歐洲。北非與歐盟一水相隔,難民問題曾是法國、意大利政府最為頭疼的問題。利比亞戰爭爆發前,在卡扎菲政府的強力措施下,這一問題曾得到有效緩解。西方大國發動利比亞戰爭,表面上看似防止人道主義災難,實則因空襲、衝突升級和持久內戰造成的傷亡將會遠遠超出西方大國出兵之前,因缺乏有力的人道主義管理機構,大量的難民將進入歐洲和非洲鄰國,從而形成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利比亞戰爭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將周邊阿拉伯國家拉進戰爭的泥潭。北非中東國家,民族部落利益和宗教派別利益複雜交錯,一國動亂,多國動蕩。因此,利比亞戰爭所產生的影響決不是產油大國的未來走向問題,而是影響到在全球處於重要能源戰略地位的整個中東北非地區的未來。特別是在2011年年初,利比亞左鄰突尼斯、右舍埃及均曾發生過嚴重的政局動蕩,一度危及到整個中東地區的穩定。西方國家發動利比亞戰爭,幫助反政府武裝推翻卡扎菲政權,將會對中東國家的反政府力量產生暗示效應,引發連鎖反應。中東地區國家將陷入持久的內亂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