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美以對伊朗相逼 威懾不成恐催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9 00:17:42  


伊朗總統內賈德同他的支持者(網路圖片)
  中評社香港2月9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到底該如何穩妥地處理伊朗問題,這對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說是一件頗為棘手的事情。在美國大選之年,奧巴馬不僅需要在口頭上承諾選民,不斷就核問題向伊朗施壓,與此同時,還需要盡一切可能避免戰爭的爆發。上周美媒瘋狂轉述美國防長帕內塔的言論“以色列將在6月之前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帕內塔後來解釋自己的言論被媒體曲解。而奧巴馬則表示,自己並不認為以色列已經在伊朗問題上決定了要做什麼,並發誓說“美以兩國將確保步調一致,並盡力通過外交渠道解決伊朗問題”。

  伊朗問題不斷發酵,以色列軍事打擊伊朗的可能性亦在不斷升溫,但是美國時代網站刊文稱,以色列的軍事恐嚇戰略旨在嚇唬嚇唬伊朗,其實它並沒有足夠的軍力對伊朗進行徹底打擊。作為以色列的盟友,美國不斷加強對伊朗的制裁,是希望通過制裁使伊朗變得更加克制。評論文章稱,以色列和美國對伊朗不斷升級的威懾行為,可能起到反作用,那就是伊朗繼續堅持核武器開發,甚至主動挑起戰爭。

  以色列一直堅稱自己有獨自決定是否向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權利(這一點奧巴馬也承認),而且以色列並不直接參與伊朗的外交談判,這種間接的利害關係使以色列一直夠膽扮黑臉、威脅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這也是以色列當下最主要的“外交貢獻”。

  文章稱,以色列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嚇住伊朗(雖然這一招近五年來並不成功),或者,至少誘使歐洲對伊朗採取更為嚴厲的制裁,因為歐洲非常擔心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發動戰爭(這一方面,以色列極為成功)。雖然這幾周來,以色列一直對伊朗發出嚴厲警告,但美國和歐洲國家一直在嘗試說服以色列放棄軍事打擊的想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