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軟件是數字時代人類知識和文明的載體,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帶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依托。近20年來,伴隨全球信息技術演進和中國各行業信息化持續推進,中國軟件產業持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文章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軟件業務收入達12.3萬億元,同比增長達13.4%,軟件產業發展集聚特徵明顯。中國軟件名城作為軟件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為全國軟件產業貢獻了近八成的業務收入,是中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更好發揮名城的示範引領作用,對於進一步凝聚產業發展共識、匯聚行業應用場景、提升要素資源供給、加速創新生態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介紹,名城建設提質升級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產業實力持續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強化。2023年14個名城實現軟件業務收入9.7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各名城的軟件產業對本地經濟發展貢獻顯著加大。調研顯示,2022年14個名城的軟件產業對城市GDP增長平均貢獻率在20%以上,北京、廣州、成都等城市貢獻率超過35%。近年來,各名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速軟件產業補短鍛長,關鍵軟件企業及標誌性成果大多在名城誕生。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最新公布的14家白金捐獻人名單中,有12家企業來自名城。
應用水平穩步提高。新時期,各名城依托本地支柱產業和重點領域應用場景,加快打造軟件應用生態,探索構建軟硬協同、產用協同發展新格局。據不完全統計,14家名城軟件應用試點示範已覆蓋金融、電信、能源、電力等重點行業,以及政務、教育、衛生、交通等重點領域。同時,部分名城通過推動大型工業集團剝離成立軟件公司,加快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及行業知識軟件化進程。
發展環境全面優化。各名城以政策為抓手,深入推進國家戰略落地執行。例如,深圳市出台《深圳市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0條重磅政策。南京市持續強化頂層設計,出台《南京市推進軟件名城提質升級打造萬億級產業行動計劃》。成都市、濟南市重點圍繞人才、首版次應用等開展創新,不僅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也為其他城市作出了示範。
文章指出,中國軟件產業正迎來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數據要素潛能釋放、大模型加速落地等新機遇,迫切需要立足新時期發展要求,強化名城名園名企名品協同,向高質量發展方向穩步前行。一方面要做大軟件企業,支持優勢軟件企業通過併購重組做大做強,鼓勵大型工業集團和行業企業剝離成立獨立軟件公司,支持優質軟件企業積極“出海”發展;另一方面要做強軟件產品,加快關鍵軟件領域創新突破,鼓勵企業借助開源模式提升創新能力並加強對開源社區的正向回饋,前瞻布局具備智能驅動、開源創新、軟硬協同等特徵的軟件新賽道,培育未來增長引擎。
同時,還需大力建群強鏈,優化產業生態。推動城市產業鏈系統布局,強化對軟件等產業鏈高價值環節的布局力度。支持“鏈主”連同鏈上企業輸出共性技術、軟件產品和數字技術解決方案。制定修訂與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專項軟件政策,形成國家與地方政策“組合拳”。引導地方軟件專業化基金培育軟件大企業、投融資機構投資優質中小企業。做好軟件人才服務配套,留住、用好緊缺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