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的條件與路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08 11:50:06  


台灣前「行政院長」蕭萬長近年力推構建兩岸共同市場。
  中評社訊╱題: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的條件與路徑  作者:桑百川

  國親兩主席連宋先後訪問大陸時,不僅提出恢復兩岸協商後優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的問題,而且在促進兩岸經貿實質性交流方面提出許多可操作性措施,兩岸經貿關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長計議,很有必要討論建兩岸共同市場的條件、內容、路徑。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構想的歷史沿革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以來,兩岸學術界就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的經濟合作提出過許多設想。一九八八年台灣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呂士開教授提出,將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和新加坡等東南亞經濟區聯合成一個「大中華共同市場」;台灣輔仁大學國際貿易系主任林充邦教授則提出了一個海峽兩岸從經濟入手,分四個階段完成統一的方案及時間表;大陸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方生教授一九九二年較系統地論述了建立「中國經濟聯合體」的設想;二○○一年,大陸資深官方經濟學家馬洪先生提出建立包括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兩岸四方的「中華自由貿易區」,以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要求;二○○二年,加拿大中國統一促進會會長梁偉洪先生提出建立一個包括廣東、福建、海南、香港、澳門和台灣在內的、優勢互補、互利互動共同需要基礎上的「南中國自由貿易區」構想;二○○五年五月廿二日,在福州舉辦的「海峽經濟區論壇」上,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江西、浙江、福建和台灣地區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就台海兩岸拋開政治分歧,通過擴大合作領域,提高合作層次,優化產業結構,共同建設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海峽經濟區」問題進行探討。

  這些設想從建立「大中華共同市場」發展到建立「中華經濟聯合體」、「中華自由貿易區」,再到建立「南中國自由貿易區」、「海峽經濟區」等,反映了學術界對於台灣在整個中國經濟中定位的認識變化;從把台灣作為「中華」的一部分到中國的組成部分,再到更具體的與中國大陸某區域對等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學術界對於加強兩岸經貿合作的設想從理想的高級層次即「共同市場」,一步步回歸到次優層次的「經濟聯合體」、「自由貿易區」,及至最簡單的「經濟區」。這是一個逐步從充滿激情的理想狀態走向現實層面的認識回歸過程。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的內容與路徑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是大陸和台灣經濟整合、實現經濟一體化的重大設想。在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實現兩岸經濟一體化過程中,需要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徑。在兩岸長期分離、政治障礙仍然作為兩岸經濟合作的巨大阻力的條件下,希望一步到位的經濟一體化是不現實的,需要漸進的推進方式。事實上,能夠提出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的設想,也是經歷了漫長的積累過程的。在大陸改革開放後,兩岸經濟貿易關係不斷發展,經濟貿易聯繫逐步加深,已經形成某些產業和市場的分工,經濟相互依存關係確立;特別是國親兩主席先後訪問大陸,達成許多經濟合作協議並著手付諸實施,已經為兩岸進一步加深經濟聯繫、推進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和實現經濟一體化積累起基本的經濟條件。

  今後,在鞏固兩岸已有的經濟合作成果的前提下,可以考慮以下路徑:

  第一步:實現兩岸「三通」。

  直接、雙向、全面「三通」既是兩岸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建立共同市場的重要條件;沒有「三通」,根本談不上兩岸自由貿易,更談不上形成兩岸共同市場。

  如果台灣和大陸能夠由官方協商「三通」問題,會極大降低交易和談判成本,提高談判效率。但在官方無法有效直接協商的條件下,可以採取由兩岸協商「三通」的辦法。本著直接雙向、互惠互利、平等協商的原則,兩岸民間行業組織就「三通」問題進行協商,雙方有關業務主管部門人員可以民間名義參與商談,達成共識,經由兩岸有關方面各自確認後,即可組織實施。

  第二步:建立兩岸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可以仿照大陸與香港、澳門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作法,彼此取消貿易壁壘,但仍保持各自單獨管理同其他國家和地區貿易的制度安排,海關檢查人員負責管轄雙方之間的邊界,以便對通過台灣進入大陸、或通過大陸進入台灣的其他國家貿易者進行管理,防止這些貿易者利用兩岸相互降低關稅、消除壁壘的契機自由進入兩地市場,逃避貿易管理。

  在大陸和台灣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中,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的貨物貿易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實行貨物貿易零關稅;即大陸對台灣產品、台灣對大陸產品分階段、分步驟地實行零關稅,可以是大陸實行零關稅的產品在先、台灣在後。在大陸對台灣水果進口實行零關稅後,這一貨物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可望加速。

  逐步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逐步減少乃至取消雙方之間所有歧視性措施,大陸在旅遊、管理、咨詢、會展、會計、法律、廣告、醫療、物流、銀行、證券、保險、勞務等領域對台灣進一步開放,降低市場准入條件,擴大企業和居民的市場准入,台灣則相應開放其服務貿易。在兩岸開放旅遊業後,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也可以加快。

  推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包括貿易投資促進,通關便利、商品檢驗檢疫、食品安全、質量標準的協調與便利、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透明度、中小企業合作、產業合作等內容。

  第三步:建立兩岸關稅同盟。

  兩岸完全消除關稅或其他壁壘,將其各自的關稅、海關檢查人員撤銷,合併成一個共同的關境。兩岸的進出口商品均可以自由流通、自由競爭,商品的數量和金額都不受限制。在共同關稅的外部則實行統一的對外貿易政策和共同的關稅稅則,對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實行統一的貿易管制和徵收同一的海關關稅,實現關稅的一體化。在建立兩岸關稅同盟時,可以把香港和澳門納入其中。這是比現在已經實施的大陸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還高級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

  第四步:建立兩岸四地共同市場。

  除以關稅同盟作為基礎和主要內容外,還要實現資本、勞動力等各種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消除彼此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擴大市場,實現關稅、貿易、市場的一體化。同時,對共同市場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實行共同的關稅。

  第五步:實現經濟一體化。

  作為長期構想,在建立共同市場,實現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協調兩岸之間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包括逐步實行共同的貨幣、財政、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政策,強化共同的經濟領導機構和權力,制定和執行某些共同政策,甚至建立統一的貨幣制度,從而實現關稅、貿易、市場和貨幣的全面經濟一體化。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的障礙和條件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既是兩岸加強經濟合作的結果,也是最終實現兩岸經濟一體化的步驟,不能不考慮所需要的經濟政治條件。

  認同「一個中國」是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的政治前提。

  有的學者或政治家認為:兩岸建立共同市場可以先不考慮「一個中國」問題,祗要兩岸存在共同利益,就可以談判,不必考慮政治分歧,存在政治分歧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發展經濟貿易關係、建立自由貿易區、共同市場的先例比比皆是。兩岸存在共同經濟利益,又同屬於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理應相互減讓關稅、消除非關稅措施,建立經貿合作機制,甚至依據世界貿易組織原則建立自由貿易區、共同市場就可以了。

  的確,商討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是經濟問題,按理可以不涉及政治問題,但政治問題始終是繞不過去的難題。

  台灣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是以「單獨關稅區」名義存在的,並非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存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建立兩岸共同市場,事實上也是「一個中國」下的共同市場。

  協商兩岸經濟合作、「三通」和建立「共同市場」時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但最終則無法不以一個中國得到確認為前提。如果不能確認「一個中國」,兩岸「三通」和建立「共同市場」問題就容易被一些人納入「一邊一國」分裂主張的框架中去。

  找到兩岸共同的經濟利益,消除認識障礙,是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的經濟和思想前提。

  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將使兩岸獲得更充分的信息、更便捷的運輸、更暢通的資金流動和更有效率的資源配置,各得其所,發揮潛能,大大提高兩岸經濟的競爭力,有利於兩岸共同因應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發展的趨勢,台灣會因此獲得新的經濟成長動力。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的研究顯示,台灣對大陸的出口額每增加一美元,可直接、間接誘發台灣相關產業增加產值二美元,台灣從兩岸貿易中獲得的高額順差,對保持台灣外匯儲備增長做出貢獻;台灣的區位優勢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投資環境將得到顯著改善;台灣企業還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大陸的資源和市場發展壯大,使台灣經濟得到更大的發展;大陸企業也可以向台灣投資,必將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創造新的商機。同時,也會為大陸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台商投資為大陸帶來更多資金、技術、企業管理及營銷經驗,可以擴大對外貿易,增加稅收,促進大陸經濟發展。

  台灣當局以兩岸實現「三通」尤其是直接、雙向通航將嚴重危及台灣的安全,作為阻撓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的最主要理由。台灣有關方面將安全問題分列為軍事安全、政治安全(主要是台灣在政治上被矮化)、經濟安全(主要是台灣經濟對大陸市場依賴度大幅提升、產業空洞化、失業率上升)、社會安全(主要是治安、疫病防治、社會福利與教育負擔等)。除了社會安全所針對的可能性問題,可以在「三通」問題協商中加以討論、預作安排外,其餘看法均缺乏事實依據。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不會威脅台灣軍事安全。相反,兩岸經濟合作和相互依存關係加深,可以營造台海地區和諧安定的氣氛,使「台獨」失去市場,減少乃至消除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兩岸經濟聯繫越緊密,安全越有保障。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不會使台灣在政治上「矮化」。兩岸共同市場,解決市場開放、相關管理、經營權益安排等,必須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原則精神,不存在誰在政治上被「矮化」的問題。

  建立兩岸共同市場,不會威脅台灣經濟安全。首先,兩岸經濟各具優勢,互補性強,在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中,不僅台灣經濟對大陸市場依賴度上升,而且大陸經濟對台灣的依賴度也會上升;這種經濟依賴是相互的,不是單方面的,兩岸經濟密切合作,將更有利於兩岸防範經濟金融風險,實現共同繁榮。

  其次,台灣產業移往大陸,有利於台灣企業合理調配和使用生產要素及資源,發揮台灣經濟的優勢,為產業結構上級騰出空間,並不會導致台灣產業「空洞化」;台灣開放大陸旅遊帶動台灣的餐飲、酒店、交通運輸、商業、旅遊業等的發展,就是最好的注解。

  再次,台灣企業投資大陸不是導致島內失業率上升的根源。台灣失業率上升主要是台灣的投資環境造成的企業投資欲望下降所致。由於台灣勞工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產業失去競爭優勢,不得不尋找低成本的地區轉移投資。表面看這會影響台灣就業,實質則是台灣產業競爭力變化導致的。這類企業在大陸投資經營,不僅自身重獲競爭力,而且能夠利用在大陸投資的收益增強在台灣的投資能力,支持台灣新興產業的持續成長,這反而對擴大台灣就業、產業升級和經濟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實現「三通」,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擴展台灣資源配置空間,擴大兩岸經濟貿易規模,正是台灣降低失業率的契機。(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5年8月號,總第92期,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博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