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 
外貿摩擦:原因及對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11 14:37:55  


歐美不斷提出貿易糾紛,反映中國已進入貿易磨擦多發區。
  中評社訊╱題:“外貿摩擦:原因及對策” 作者:沈丹陽(北京),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博士

  .中國成為全球貿易摩擦的焦點原因為何?
  .為何說中國已不可避免地進入貿易摩擦高峰期?
  .中國應如何應對日益頻繁的貿易摩擦?
  
  原因:強烈的「政治經濟學」背景

  近十年來,中國不僅連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數量最多的國家,一些國家還越來越多地利用技術壁壘、環境壁壘、知識產權壁壘等非關稅貿易壁壘對中國商品出口設限。根據世貿組織統計,一九九五至二○○四年間,中國始終是全世界遙遙領先的反傾銷頭號目標國。據商務部統計,一九七九年至二○○四年五月底,已有卅四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637起涉及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調查;其中反傾銷調查573起,反補貼兩起,保障措施調查五十一起,特保調查十一起,涉及商品四千多種。二○○四年,共有十七個國家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了五十九起「兩反一保」(包括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調查,涉案金額十四點三億美元。

  中國成為全球貿易摩擦的焦點,固然與這幾年的出口增長速度驚人以及體制轉軌期企業的不規範經營行為有關,但這並非主因。除了眾所週知的原因外,還有強烈的「政治經濟學」背景:
  
  政治與外交原因

  貿易摩擦往往是國家間政府鬥爭的籌碼。這方面突出的事例,是九十年代中美關於最惠國待遇問題上的激烈爭議。「六.四」事件之後,中美在意識形態方面的矛盾一下子凸現出來,美國國內反華勢力趁機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問題大做文章,將之與中國人權、政治體制等廣泛議題聯繫起來。

  中歐紡織品貿易爭端也有強烈的政治背景。隨著歐盟擴盟速度的加快,歐盟政治一體化對經濟一體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歐盟之所以急著發起對中國相關輸歐紡織品的「特保」程序,很大程序上就是因為來自法國、意大利、波蘭等成員關於保護盟內產業呼聲的政治壓力。今年以來,歐盟經濟持續低迷,失業居高不下,法國、荷蘭就歐盟憲法的全民公決受挫使得歐盟在盟內的事務問題上進一步面臨信任危機。啟動「針對中國紡織品的特別限制行動指南」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轉移此種壓力。

  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一定程度上說也是一個政治問題。首先,中美紡織品問題成為美國推行美洲自由貿易協定的犧牲品。二○○四年六月,布什政府與多米尼加等六國簽署《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並期望在此基礎上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但是由於美國國會擔心該協定將損害美國的就業市場,尚未批准。為了緩解國會壓力,「保護美國紡織企業的就業崗位」,布什政府頻頻為中國紡織品對美出口設置障礙,贏取美國紡織業製造商對《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的支持,這樣利用打壓中國紡織品進口的手段拉攏拉美地區的紡織品生產大國,如墨西哥、多米尼加等。其次,美國國會目前仍有不少議員持強烈的反華情緒,將中國紡織品出口與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掛鈎,將責任全部推卸到中國身上,以進一步渲染「中國經濟威脅論」。

  此外,近年來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也在很大程度上毒害了中國的外貿環境。許多海外媒體大肆渲染,中國商品吞噬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造成了本國的巨額赤字,嚴重危害當地的經濟穩定。這些不客觀和帶有偏見的言論極大地毒害了中國的對外貿易環境。
  
  利益集團原因

  利益集團是引發貿易摩擦的重要力量。在西方發達國家,各種行業、勞工團體等利益集團對國家的政治過程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美國一項全國調查表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參加一個社團。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團會以各種形式對廣泛的政策議題施加影響。貿易政策直接影響一國行業和普通公民的利益,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的爭吵是相當激烈的──如此貿易問題就演變為一個國內政治鬥爭問題。回顧歷次貿易摩擦,我們不難發現通常是相關產業利益集團以各種資源和手段推動政府部門制定有利於他們的貿易政策。在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中,美國紡織品製造商協會就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

  貿易摩擦因牽涉到企業、利益集團等社會方方面面的利益,往往進而演變成複雜的政治問題,在極端情況下它可能還成為國家間政治鬥爭的手段。盡管貿易摩擦是中國作為貿易大國興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符合貿易大國興起的一般規律,但從更深層次講,國際貿易領域裡的矛盾和摩擦主要是由國家間不同的利益集團對市場的激烈競爭導致的。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國經濟能否持續發展與各國擁有市場份額的多少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市場問題既是利益集團關注的問題,也是各國政府所關注的核心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