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金融風暴及中國金融對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20 17:09:29  


 
  2006-2007年,中國股市和房市在經濟增長強勁、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推動下,出現快速上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資產價格泡沫。今年年初以來,股票市場持續下跌,股市的泡沫風險已經基本釋放。但在國際金融動蕩的影響下,國內脆弱的投資者信心還可能受到打擊,而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收緊也可能導致股市中的“熱錢”抽逃,股市可能出現過度下跌。

  與股市已經完成深幅調整相比,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才剛剛開始。由於房價過高,遠遠超過普通居民的購買能力,今年以來,多數城市房地產市場成交量銳減,深圳房價率先回落。近兩月,以萬科為首的部分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打折售樓。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3%,漲幅比7月低1.7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

  房價的下跌預示著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進入調整期。由於房地產價格剛顯露調整苗頭,泡沫風險尚未得到釋放,如果美國房價下跌和次貸危機深化影響到國內居民的購房預期,前期進入房市的“熱錢”也獲利回流,則房地產價格泡沫可能會加速破裂,對中國金融平穩運行造成較大衝擊。近日,由於身陷次貸危機,已經申請破產保護的雷曼,宣佈轉讓其擁有的上海福海商廈股權。剛被美國政府收購大部分股份的AIG,也打算出售其在上海最著名的一處資產“上海商城”,美國第二大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也決定出售在上海的四處高端物業,籌資救急。外資機構在華投資房地產多被視為房地產市場的風向標。如果越來越多的海外機構投資者、外資企業等為了彌補總部損失而大舉出售在華資產,把資金調回母國,則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硬著陸”風險。

  在過去兩年房價高漲時,中國商業銀行投向房地產業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居民住房抵押貸款快速擴張,與房地產有關的貸款佔商業銀行貸款總額的比重超過1/5。如果房地產市場出現全面、持續的大幅下跌,則商業銀行積累的房地產信貸風險將快速釋放,商業銀行在房地產抵押品價值、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以及房地產開發貸款這三類資產上的損失相疊加,將給整個銀行業帶來沉重的打擊。

  中國經濟增長受到拖累,信貸緊縮風險上升

  1、美國次貸危機可能演化為銀行信用危機,危及實體經濟

  美國投資銀行在一波又一波的次貸風暴襲擊下,幾乎全軍覆沒。現在,美國商業銀行也逐漸被捲入風暴中心,美國次貸危機在轉為金融衍生品危機之後,有向銀行信用危機轉變的趨勢。金融衍生品危機總體屬於虛擬經濟領域,距離實體經濟有一定的距離。而銀行信用危機則屬於實體經濟領域的危機。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的經歷說明,如果美國銀行體系出現大的問題,就會釀成經濟危機。

  今年以來,美國地方銀行的倒閉潮正在加劇。受抵押貸款壞賬的直接衝擊,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最新季度報告顯示,第二季度被列入“問題銀行”黑名單的銀行數目急升三成,由一季度的90家增加到117家,創近五年來新高。目前來看,次貸危機還沒有結束,更大規模的金融風暴還可能來襲,其對美國銀行業的打擊還未達到最壞時點,未來還會有大型商業銀行倒閉的可能,銀行信用危機的陰影越來越近。

  多種跡象表明,目前美國經濟明顯收縮。儘管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在金融市場持續動蕩之後緊急採取了“救市”措施,但並不能挽救美國經濟衰退的命運。最近公佈的一系列美國經濟指標表明,美國經濟可能已經步入衰退。8月份包括工廠、礦業和公共事業在內的美國工業生產下降了1.1%,連續兩個月下降。美國商品零售額在7月份下降0.5%後,8月份再次下降0.3%。零售數據是反映美國消費支出的一項重要指標,消費支出在衡量美國經濟活動的主要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約占70%的比重。由於美國經濟主要依靠國內消費拉動,而居民信用與消費行為的轉變不可避免將美國經濟拖入衰退。美國經濟熄火,世只經濟也將隨之陷入低迷。目前,不僅是美國經濟將出現衰退,所有G7國家的經濟都正處於衰退之中或接近於衰退邊緣。

  2、中國經濟存在過快下滑的風險,信貸緊縮風險上升

  外部環境的降溫將加劇中國經濟的減速和結構調整,經濟存在過快下滑的風險:首先,世只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出口減速的態勢已基本確立。

  其次,儘管目前消費增長形勢較好,但從居民收入、住房和汽車兩大消費熱點來看,消費持續升溫恐難持續。

  再次,由於受出口增長回落的影響,加上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資本市場不景氣、企業利潤增長回落等因素,企業資金鏈趨於緊張,市場自主性投資需求在減弱。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比3月份回落5個百分點。8月份,發電量同比僅增長5.1%,為2002年2月份以來最低增幅。發電量增速大幅放緩,預示著未來工業生產前景不容樂觀。工業生產減速的同時,工業企業效益也在下降。

  如果受世只經濟減速影響,中國經濟出現過快下滑,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風險就會快速上升。在信貸風險增大、企業效益下降的情況下,對於多數已實現股份制和公開上市的銀行而言,惜貸的情況很可能會再次出現,信貸緊縮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靈活調整金融調控政策,積極應對金融風暴

  面對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震蕩的傳染性,面對世只經濟衰退導致國內經濟增長下滑的衝擊性,為保證中國經濟金融平穩運行,需要根據國內外經濟和金融形勢變化,合理把握金融調控方向、靈活調整政策措施。

  1、由從緊的貨幣政策向“穩健”的貨幣政策轉變

  2008年,為達到“雙防”目的,已實施十年之久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從緊的貨幣政策”。隨著國際和國內經濟金融形勢不斷發生變化,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將宏觀調控的目標由前期的”雙防”變為“一保一控”。按照“一保一控”的方針,從緊的貨幣政策也應適時做出調整。就目前次貸風暴發展趨勢和世只金融經濟發展勢頭來看,中國經濟平穩運行面臨的外部困難較大,國際金融震蕩和國內經濟減速引發的國內金融風險較高。為此,我們建議,讓從緊的貨幣政策重新回歸“穩健”。

  2、如果國內金融動蕩加劇,經濟下滑趨勢明顯,可考慮繼續下調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來應對

  美國次貸新風暴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震蕩。為此,以美聯儲為首的各國央行或獨自或聯合展開救市行動。9月15日,中國央行也宣佈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和部分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兩率”的調整除考慮到國內通脹壓力減弱、經濟減速風險加大的因素外,防範國際金融震蕩的傳染風險也是題中之義。目前來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還會持續,並將威脅全球增長。面對不斷加大的國內經濟運行風險和金融風險,貨幣政策操作要始終保證靈活性。如果國內經濟下滑過快,金融平穩運行受到衝擊,可考慮繼續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來應對。

  3、適度放鬆貸款總量控制,推動信貸結構調整

  今年前8月,人民幣各項貸款累計增加3.1萬億元。央行於8月底曾調增2008年度商業銀行信貸規模,採用“區別對待”的方式,對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原有信貸規模基礎上調增5%,對地方性商業銀行調增10%,且信貸規模定向投放於“三農”、中小企業以及災區建設。考慮到新增的額度,年內剩下4個月商業銀行的信貸總額度還有6000”7000億元。2000年”2007年曆年9”12月貸款累計增加規模在5000”8000億元之間波動。儘管與歷史數據相比,擴大後的貸款規模並不算低。但剔除面向災區的信貸投放和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導致企業維持正常生產所需要的資金量增加等因素,保證實體經濟正常運行的信貸規模較往年水平還是偏低的。在目前的經濟金融形勢下,商業銀行可能出現惜貸傾向,為此,可考慮適度放鬆貸款總量控制,調升貸款增長目標,同時,積極推動信貸結構調整。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11月號,總第131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