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海I號”的前世今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6 17:10:05  



  ●南中國海古沉船超2000艘?

  “英國人哈徹把南中國海的尋寶故事推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1999年,哈徹在南中國海打撈出了一艘大型清代沉船,被譽為“中國的泰坦尼克”的“泰興號”,盜寶者從沉船上打撈出多達100萬件德化青白瓷和牙白瓷。為了便於運輸和抬高價格,哈徹竟然猖獗地敲碎了60多萬件成色普通的瓷器,將剩下的35.6萬件運往德國內戈爾拍賣行。此外,2005、2006年福建“碗礁1號”和“大練島”沉船遺址被當地漁民發現後,均不同程度遭到盜撈和破壞,等到國家水下考古隊介入發掘時,古船已是傷痕累累,文物也已散失不少。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曾做過統計,南中國海古沉船應該超過2000艘。中國古船及其滿載的成萬件的外銷瓷一旦遇上海難,都將沉沒于南中國海,這裏也因此被稱作是“海底瓷都”。

  2003年,為了配合打撈“南海I號”,“中國水下考古科研與培訓基地”落戶陽江。“南海I號”的整體打撈,被看成是中國水下考古躋身世界一流水平的標誌性事件。將文物連同沉船一起打撈上來,“南海I號”整個項目的費用近3億……面對這些紀錄,張威坦言:“作為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具考古學價值的中世紀沉船,‘南海I號’的發現可謂生逢其時,趕上了中國水下考古事業飛速發展的時期,我們需要對大南海的水下考古樹立這樣一個標杆。”

  踞守南海,中國水下考古的視野也開始放眼海外。1998年,德國人沃特法在印尼海域發現阿拉伯沉船“黑石號”,船上載有6萬餘件中國中晚唐時期的珍貴文物。“因其發現于印尼海域,中國無法參與其發掘和保護工作,這批珍貴文物最終以高昂的價格被新加坡人購得。”張威說,“目前,中國準備加入《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與有關國家共同保護、研究和開發那些中國遺失海外的眾多沉船。”  

  ●水下考古第一個黃金時代

  由中國考古專家、打撈局專家共同研發的“南海I號”整體打撈方案,讓有“世界水下考古之父”之稱的美國專家喬治巴斯讚不絕口。 然而,張威說:“出水只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水下考古的難度一大半集中在後期保護上。”

  2002年從“南海I號”出水的部分瓷器由於侵入瓷器釉面的鹽分結晶,撐破原有的光滑釉面,現已出現裂痕,出水瓷器將來如何保存?“南海I號”古船木質已經稀鬆,在水晶宮內如何保證拆掉沉箱後船體不散架?如果沉船上發掘出絲綢或其他古代貨物,出水後又該如何保存?

  張威說,圍繞這些問題的破解,中國水下考古專家們將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上演一台台好戲。一位考古專家這樣告訴記者:“針對如何保住兵馬俑身上的彩繪、避免敦煌壁畫風化等諸如此類難題的攻關,中國陸地考古一路崛起,發展到如今的世界先進水平。而伴隨著‘南海I號’及其文物的後期保護等問題研究的展開,中國水下考古也有望迎來第一個‘黃金時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