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何傳啟:中國與發達國家仍有百年差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9 15:26:26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中國的發展水平到底怎樣?“中國威脅論”頻現於西方媒體原因何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存在哪些制約發展的“絆腳石”?近日,解放軍報記者採訪了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的提出者、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研究員。

  中國經濟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百年差距

  “‘感覺’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不住的——人們‘感覺’到的只是點,而不是面,它無法代表平均水平,也很難反映真實狀況。”面對記者,何傳啟的開場白頗有哲學的意味。

  實際上,何傳啟走上現代化研究之路,最初也是源於他的“感覺”。

  何傳啟的家鄉在武漢市東北方向70公里開外木蘭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但他直到16歲上大學時才頭一次見到武漢是個什麼樣子。“1979年我考上武漢大學生物系,4年大學時光讓我深刻體會到農村和城市生活的巨大差距。畢業後我來到中國科學院工作,我發現武漢和北京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上世紀90年代,何傳啟作為外交官到美國華盛頓工作,又感覺到中美兩國之間“非常巨大的”發展落差:“武漢是中國的一個大城市,但那時它與美國鄉村小鎮的發展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1993年,美國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美國人率先向信息社會、知識社會過渡了,而中國當時每百人才擁有不到一部半電話,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四分之一。震驚之餘,何傳啟決定改行:“我很感興趣,美國的現代化水平到底有多高?於是,我就進行系統比較研究,這才真正理解中國與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差距有100年。”

  那麼,近20年後,中國的面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與世界發展的先進水平差距有多大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