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盛頓郵報:對中國經濟的5個誤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3 11:01:53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中國日報網12日編譯《華盛頓郵報》4月11日文章《對中國經濟的5個誤解》,作者是經濟顧問公司GaveKal-Dragonomics 駐北京董事總經理Arthur Kroeber。文章反駁了外界對中國給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所帶來挑戰的5種謬論和誤解,內容如下:

  在擁抱改革開放的30年中,中國令人眩暈的經濟增長成為這一代人所經歷的最大傳奇。在這期間,中國脫離赤貧,成為世界主要出口國。這種轉變太過迅速,以至於出現大量有關中國給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帶來挑戰的傳說和誤解。

  1、中國將迅速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強經濟體。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09年11月份展開的民調顯示,44%的美國人認為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首要超級大國,只有2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仍占據這一位置。其實,這種觀念完全與事實不符。今年,中國GDP有望達到5萬億美元,趕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這一數字剛剛達到美國14萬億美元的1/3,而且與歐盟整體水平也相差甚遠。

  中國經濟如此龐大的原因之一僅僅是因為其擁有13億人口。但中國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7。在居民生活水平方面,中國的差距就更大了。每年,中國平均家庭消費只有美國的1/14。

  此外,儘管美國製造業面臨長期職位流失的問題,但由於國內製造業者在飛機、高科技產品方面的卓越表現,美國仍是製造業中的佼佼者。而與此同時,中國的主要產品仍停留在低成本的服裝和消費電子產品之上。在產品價值方面,美國製造業占全球份額的20%以上,是中國的兩倍。

  2、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意味著中國能夠在經濟對話中挾持美國。

  中國持有約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絕大多數人認為,這意味著中國是“美國的銀行”,而且也同銀行一樣,能夠在美國做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通過拋售美國國債來降低對方的信貸額度。

  然而,中國所持有的美國國債同銀行提供給企業的正規貸款不同。它們更像是存款——安全、流動性大、利息非常低下。中國只能將這些“存款”取走,再存到別的地方——但這筆存款太大,沒有“銀行”能夠接收。歐洲和日本的債券市場不夠龐大,無法吸收如此龐大的資金,也沒有足夠的油田、礦產和房地產供中國這麼一大筆資金消費。此外,中國也不能將所有資金用於國內投資,這麼做將引起惡性通貨膨脹。不管喜歡與否,美國和中國已經糾纏在一起——誰都無法挾持對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