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悄然轉向“體面與尊嚴”社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30 09:52:43  


 
  講究“體面”與“尊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當前中國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勞動者已經具備了可以有體面勞動的條件,不再是過去勞動率低下時代那樣,為了生存不得不喪失體面和尊嚴為代價。讓勞動者體面勞動,獲得有尊嚴的生活也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賦予民眾的一種溫暖和振奮。同時,根據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在開放環境中走進21世紀的中國民眾,個性進一步釋放,個人心理需求升級,追求自尊的滿足也成必然。

  應該指出,“體面”與“尊嚴”實際上也是中國政府一貫鼓勵和倡導“尊重勞動”、“勞動光榮”政策的一種新表述。時代在前進,“勞動光榮”的內涵在變化和豐富,不僅體現在表彰和關愛勞模群體,也必須有體面的勞動作保證,包括體面的勞動環境、體面的勞動保護,尤其是體面的勞動報酬和待遇,從而使勞動者生活“更有尊嚴”。這方面當務之急的政策舉措是,保障勞動者權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和諧勞動關係。只有實現體面勞動,才能有社會的體面、國家的良知、民族的榮光。

  更重要的是,中國主張“體面”與“尊嚴”,也是基於現實的迫切需求。一方面中國勞動者地位和勞動者隊伍發生了變化,工人階級從“領導階級”滑落,在收入上基本屬於弱勢群體,而且農民工已占相當比例,他們幹著最苦最累的工作,卻背負著諸多不公平甚至歧視。當初山西的黑磚窑事件,礦難頻發的痛苦,無不使勞動者顔面盡失,尊嚴喪盡。而看病貴、房價高、學費高,也讓普通國民離“尊嚴”還有相當的距離。另一方面,“中國工人”已是世界級品牌了,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作出了“世界性貢獻”,全球稱譽。他們有資格也有權利獲得尊重和體面。一個尊重勞動者的國家,也將獲得世界的尊重。

  讓國民實現“體面勞動”和“更有尊嚴”的生活,無異是中國執政黨新的許諾,也給了民眾新的企盼。這意味著中國開始走上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新時代。讓勞動者體面勞動,讓付出與收獲成正比,讓尊嚴伴隨普通人的生活,也應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一個硬道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