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轉軌的困惑、挑戰和對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4 10:18:52  


 
  毫無疑問,這種高度依賴外需、高資本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出口驅動增長模式是無法持續的。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3月就認為中國經濟存在著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結構性的問題。“所謂不穩定,就是投資增長率過高,信貸投放過多,貨幣流動性過大,外貿和國際收支不平衡。所謂不平衡,就是說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不平衡。所謂不協調,就是一、二、三產業不協調,投資與消費之間不協調,經濟增長過多的依賴於投資和外貿出口。所謂不可持續,就是我們還沒能很好地解決節能降耗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    

經濟轉軌的途徑

  全球經濟大衰退加速了中國增長模式轉型。大衰退迫使以美國為主的消費大國大幅削減私人債務和降低消費,也誘使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使中國難以繼續依靠淨出口(即貿易順差)帶動經濟增長。出口增長的受限,致使大量出口導向的投資產能過剩,加上過熱的房地產,進一步提升已占GDP 47%的投資將是低效和不可行的。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別無它路,只能依靠內需、消費帶動。

  如何在不大幅影響增長的情況下進行經濟轉軌?第一、城市化:據聯合國估計,中國城市化將從2010年的45% 升至2030年的70%。基於城市平均收入是鄉村平均收入三倍的現實,進一步城市化將是中國經濟成功轉軌的巨大動力。第二、改進產業結構:大力提高和完善目前僅占GDP40%的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既有利於緩解城市化帶來的就業壓力,也有利於促進消費。第三、加強社會保障:擴大和健全社會保障(包括退休金、醫療保險和失業救濟金)有助於降低過度儲蓄,增加消費。第四、調整儲蓄信貸政策:適當提高儲蓄利率,以增加個人儲蓄收入,增加投資借貸成本,使儲蓄信貸政策逐漸從投資向消費傾斜。第五、調整匯率政策:在伴隨生產率和不嚴重衝擊出口的前提下,使人民幣適時適當升值,提高國民消費水平。第六、改變對地方官員的評估和提拔標準:引導官員從一味注重出口投資、房地產和基建,轉向重視居民消費和勞動密集型服務業的高質量、平衡與和諧的發展,這才能從根子上改變地方官員罔顧效益、對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投資的內在驅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