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文化不應邊緣化 拋棄自卑重塑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8 00:07:05  


  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中華讀書報編者按: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大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王岳川於2010年4月赴美進行了為期二十餘天的“中國文化和藝術精神”學術巡回講演,分別在美國華盛頓、紐約、哥倫比亞、亞特蘭大、明尼蘇達、芝加哥、丹佛等地的大學和文化機構發表《中國文化智慧的當代啟示》、《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中國文化與中國藝術》等演講。

  文化輸出與書法價值的發掘

  讀書報:您很早就提出“發現東方與文化輸出”兩大文化理念,近幾年的工作主要也是圍繞這兩方面,這次訪美講學之行,您對文化輸出有了哪些新的體悟?

  王岳川:我先說一下訪美的起因吧。十年前,我在國內提出了“發現東方”和“文化輸出”,引起了學界的爭論,這些爭論後來引起了歐洲和美國的重視。2006年我受歐洲幾個大學和文化機構的邀請,在歐洲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察。那次歐洲之行給我的印象很深,但我明顯感覺到歐洲還是比較中心主義的,東方剛健清新的思想傳遞到歐美,有一個漫長而曲折、甚至是充滿了不可預知性的進程,但我還是矢志未悔,堅守並堅持推進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一個沒有思想、沒有提出新理論的教授,其思想影響往往非常有限;要成為公共空間的、甚至國際國內關注的學者,他一定要代表中國說話,有鮮明的中國身份和中國立場。一個學者必須有自己的立場,我最近出版的《發現東方》修訂版,副標題就是“中國文化立場與文化身份”。

  隨著中國作為大國的崛起,中國文化日益引起美國的關注。同美國大學師生的現場交流,糾正了西方中心主義對中國文化的誤讀與矮化,揭示了中國與東方文化在全球化時代對於全人類的啟示意義。

  一方面,是美國現在對中國現代性問題有濃厚的興趣,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神有了更多的上溯探索興趣。這次美國發給我的訪美講學邀請涉及到將近20所大學,有時候一天講三場。如果是十年前,美國會像大英帝國一樣很自我中心地對中國文化說三道四,但這次他們靜靜地聽我對中美文化差異和文化戰略的看法,充滿了興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