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黃益平提出,在中國,資本市場受到嚴格監管和指導、為工業提供能源補貼、以及針對農民工的歧視,都壓低了成本和工資,阻止了正常的通脹過程侵蝕中國的競爭力。這些也需要改革。“應對這個問題將需要一套全面的政策方案,”他在近期為Vox-EU政策網站撰寫的一篇論文中表示。“僅僅專注於雙邊匯率的價值,可能會適得其反。”
為中國辯護的人士表示,中國正在出台全面政策。世界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韓偉森(Ardo Hansson)表示:“目前有大量政策是合乎再平衡要求的,包括養老金、教育、醫療保健、融資渠道、服務改革、土地改革和城市化。在所有這些領域,情況總體上正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世行預計,中國經常賬戶盈餘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將從2008年的11%,降至今明兩年的4.7%。
中國出口已呈現強勁復甦,在2010年頭五個月,中國出口已經比金融危機之前的2008年同期水平高出10%。鑒於全球進口仍低於危機前水平,這說明中國出口商仍在繼續擴大市場份額。但中國的貿易盈餘有所下降,原因是進口飈升,貿易條件不斷惡化。
政府主導的基建項目可以解釋一部分進口,但一些觀察人士相信,國內消費者需求正在發揮作用。“中國正在發生的許多事,比國外朋友意識到的要快得多,”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私人消費正在快速增長,推高國內需求。”
世界上除了美國和中國外,當然還有其它國家。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表示,中國匯改的受益人將包括東亞和拉丁美洲的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這些國家中有很多迄今壓低本幣匯率,以防相對於中國失去競爭力,結果都遭受了快速且不利於穩定的資本流入。有些國家(比如巴西)已推出資本管制,並開征新稅,以防止經濟過熱。
“在整個亞洲,各國都不得不對付切實的過熱問題,”薩勃拉曼尼亞表示。“(中國此次匯改)至少將幫助它們更好地應對。”
但是,對於批評中國的人士(尤其是在美國)來說,他們將需要看到人民幣以快得多的速度升值,或者看到中國出台更有效的一攬子再平衡政策,才能確信此次改革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