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改革開放30餘年,中國經濟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累積了大量需要解決的新舊難題,其中包括發展動力過度依賴出口,以及由此衍生的沿海與內地的發展失衡、如何繼續為新增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等問題。近日從富士康工人連續自殺所引發的加薪風潮,加上工人不滿工作條件和收入導致的接二連三罷工事件,都在在說明了經濟轉型之迫切性。
然而經濟轉型,尤其對中國這麼一個龐大的國家而言,並無法一蹴而就。以人民幣匯改為具體例子,人為地盯住美元,最先或許不乏激勵出口的考慮,可是在此前暫停匯改,恢復緊盯美元的做法,卻存在著面對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中國經濟穩定的無奈。此番重新啟動人民幣匯率浮動,其實是大勢所趨;但是鑒於前述之轉型要求及其連帶的風險和變數,匯改可以預知必然還是採取小步向前的漸進方式。
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利弊,經過這些年的討論和實踐,其實已經非常清楚;人民幣升值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性,同樣也不存在太多的疑問。眼下對中國經濟決策者的考驗,主要在於如何準確把握利弊之間的平衡點,還有升值的速度、幅度和時機,其中最需要顧及的原則,無非是確保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能夠穩妥、安全和正確地推進。
從外部視之,人民幣升值當然越快越好,這也是為何中國央行在宣布恢復匯改後,立刻獲得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澳洲乃至國際貨幣基金會的贊許,謂之可以促進全球經濟平衡及實現可持續增長;從中國自身的發展邏輯,人民幣升值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只是要讓市場完全決定人民幣價格,恐怕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國際壓力間中或許多少能發揮作用,但最終起決定性因素的,肯定還是中國內部穩定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