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文化遺產淪為現代化的釘子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31 09:52:53  


 
  迄今為止,(同樣的)命運尚未突然降臨鐘鼓樓社區。保護這塊歷史北京的鬥爭還沒有失敗,然而首都的其它地方卻前景暗淡。近年來,3000個尚存的古老社區和胡同已被拆除了大約2/3,儘管其中很多老胡同被官方歸入具有保存價值之列。歷史學家多年來就嘆息胡同的消失,因為隨之消失的是一部分北京的文化認同和個性特征。許多歷史建築成了房地產公司施展權力和滿足現代住房和辦公樓之需的犧牲品。

  現代化的趨勢早就席捲了全中國,在建造過程中,“大部分城市對歷史建築幾乎毫不顧惜”。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張培(音譯)說,“為了追逐利潤,完全無視我們文化遺產的價值。”

  在繁榮的中國,目光是朝前看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也在發展,而一切古老的都被拆除。國家文物保護局局長單霽翔稱之為“保護歷史遺跡的災難”。恰恰是中小城市為了現代化而盲目地捨棄原本的城市形象。“許多世代相傳的傳統建築都被無所顧忌地毀掉了。”按照他的說法,保護中國文化遺產的鬥爭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

  儘管保護遺產的鬥爭在全國範圍內“似乎希望渺茫”,“對現代化狂熱的抵制至少在北京慢慢加強”。張培和她的同伴們在通過各種方式啟蒙人們珍惜歷史遺產,“希望鐘鼓樓社區能夠得以幸存,成為其它歷史遺跡的榜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