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的發展當如何實現“包容性增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1 09:43:21  


今年9月4日至6日,胡錦濤在廣東深圳考察工作。這是胡錦濤在羅湖區南湖街道漁民村社區文化廣場,同正在舞扇子健身的居民們熱情攀談,祝願大家今後的生活更富裕、更文明、更安寧、更幸福。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0月10日載文《中國的發展當如何包容》,摘要如下:

  在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致辭時提出,“實現包容性增長,切實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社會問題”一語,在中國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包容性增長”在月中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會不會寫進“十二五規劃”建議文件中,中國又應如何去實現“包容性增長”,都成了熱門話題。

  “包容性增長”不是全新的辭匯,而是亞洲開發銀行2007年首次提出的概念,用以提醒成員國注意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失衡問題,倡導將經濟增長建立在更自由、更開放、更公平的基礎之上。嚴格說,亞行提出這一概念,主要是基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經濟快速增長的事實,以及發展出現失衡的可能。

  雖然不少中國著名學者,都聲稱不了解“包容性增長”,但實際上胡錦濤已是第二次提“包容性增長”的概念。胡錦濤去年11月在亞太經合組織第17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長”概念,這次不是再次強調,就是深入闡釋。這顯示中共領導層,已有意把這一概念,納入其施政行動之中。

  從字面上看,胡錦濤這次提出“實現包容性增長”之議,說的是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需要共同研究和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中國作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之一,當然也要研究和解決這一課題。

  從現實中看,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高速增長30年,各方面失衡已十分突出。一是經濟發展的壓力前所未有,一是資源環境的壓力前所未有;一是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一是經濟結構在需求、供給、要素投入等都出現嚴重的失衡;更大的問題,則是國民收入分配差距、城鄉差別拉大,貧富懸殊,社會矛盾積累。這一切,無疑為中國的發展,投下巨大陰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