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應理性客觀看待中國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5 09:53:55  


 
  美國的戰略目標正在以亞洲為重,美國加強在西太平洋的影響力也是應形勢變化而主動調整的結果。或許在美國看來,中國實在是太突出。不僅僅因為中國的大塊頭,遍布世界各地找尋資源;也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GDP排名已經躍升至前列;更重要的是中美兩國在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上相左,中國的獨立自主意識,決定了其不可能成為美國的附庸,也不會甘願處於美國的勢力範圍內任其節制。由此說來,美國將中國視為競爭者甚至是“假想敵”也就有章可循了。圍堵中國、不遺餘力地遏制中國崛起,成為美國一貫的戰略選擇。

  如何看待中國幾十年來的發展,可謂見仁見智。但那種認為中國發展會對外部帶來損害的認識顯然是片面的,說服力也是不夠的。中國的發展對全球經濟的帶動有目共睹。200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占到50%,對世界經濟的復甦功不可沒。而且,就中國的發展而言,美國從中獲益最大,按說更有理由保持理性。

  但現實情況往往差強人意。近段時間美國全力壓迫人民幣升值,實乃缺乏理性之舉。因為美國對人民幣升值問題的態度越強硬,只會讓人民幣升值的時間往後越延遲。如果由於強迫人民幣升值給中國經濟帶來危機,對世界是福還是禍?”這真是一語中的。國際關係如同人際關係,當一個人越來越自信時,憑什麼任由局外人再來指手畫腳,並替你決定錢袋子的分量?

  中美關係是複雜的,中國的發展更應置於中美“平順關係”這一語境下加以解讀。如果將發展一詞作另類解讀,拆解為:“發出聲音,展現實力。”那麼,中國目前僅僅是發出自己的聲音,距離展示實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事實上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以合作共贏的姿態示人,中國的經貿發展是以各國的互惠互利為基礎的,“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更是中國外交的基本方針。沒有跡象表明中國的發展已經威脅到了周邊國家的現實利益,也沒有證據表明將來一定就會。

  面對中國周邊海域的複雜爭端,中國僅僅是表達了看法,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而已,這就已經引發了美國的疑慮和猜忌,認為中國冒犯了美國利益。如果表達本國合理的關切都可以稱得上是冒犯的話,那麼美國主導下的全球格局是不是可以看作一種“專制”呢?對於中國的發展現狀,中國自身有最清醒的認識,既不需要肉麻的吹捧,也不需要無端的猜忌。中國需要的只是理性對待。中國除了越來越自信以外,本質上和先前並沒有兩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