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時殷弘:中國外交韜光養晦是階段性戰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09:24:51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針對中國目前正處於30年來最為複雜的國際環境這一形勢,《南風窗》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教授,請他解析中國外交政策,時教授認為對韜光養晦要具體分析。以下是《南風窗》的專訪內容:

  中美關係的兩輪戰略對立

  《南風窗》:中國目前似乎正處於30年來最為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美國在南海和黃海軍演,由此形成周邊國家對中國態度的強硬和挑釁,中日也因為釣魚島問題再起爭端,中國處於一種被包圍的處境中。前幾年中國外交形勢還一片大好,為什麼轉眼間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

  時殷弘:每個爭端都有具體的原因。比如釣魚島問題,中日兩國本來就有相互衝突的主權聲稱,中國與部分東南亞國家的南海爭端過去就一直存在,中美之間的戰略猜疑也不是現在才有的。

  奧巴馬訪華之後,中美關係實質上經歷了兩輪戰略對立。前一輪的第一個事件就是哥本哈根會議,中國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前其實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美國和西方對第三世界的要求太高了,他們借此機會聯合起來,向中國施加壓力。不久以後,又出現了很多新問題,首先是谷歌事件,希拉里.克林頓的強硬表態使雙方的矛盾激化;然後是伊朗核問題,中國在2010年4月之前,一直說我們不考慮新的制裁,美國就認為中國從中作梗,希拉里.克林頓在巴黎發表演說,警告中國如果不加入其他世界大國制裁伊朗核問題的行列,就將面臨經濟動盪和政治孤立;此外,美國宣佈正式對台軍售,差不多在一周時間裡,把原來的出售規模擴大到了64億美元,再加上後來的雷達裝備,一共是67億美元;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也變得尖銳起來,開始重新抨擊中國。所以,從哥本哈根會議一直到2010年4月,美國在很多領域都跟中國產生了摩擦。

  當中美關係急轉直下的時候,又突然急轉直上。2010年4月,胡錦濤出席了在華盛頓召開的核安全峰會;6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投了贊成票,支持對伊朗的第四次制裁。美國雖然也做了讓步,但是在我看來,中國的讓步才是實質性的,再加上5月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美關係從表面上看急劇改善,但其實存在潛在的風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