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瘋狂印鈔 中國如何承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9 08:12:50  


 
  量化寬鬆帶來的美國債務負擔壓力下降意味著債權國要為美國部分債務買單。據統計,至今年9月底,中國外匯儲備已達26483億美元;截至8月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8684億美元,是美國最大“債主”。有專家計算,人民幣兌美元每升值1%,中國外匯儲備就將生成約168億美元的損失。

  此外,中國出口企業無疑也是“受害者”。過去30年,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過於依賴出口,在經濟結構調整完成以前,出口仍將在中國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由於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增加,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將會受到壓縮。中國商務部在11月1日發布的對外貿易形勢報告中指出,“未來中國外貿增速可能回落”,“許多國家利用本幣貶值手段提振經濟、促進出口,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企業匯兌風險和競爭壓力都在增大”。

  在經濟的強勢復甦中,中國等新興經濟體還收獲強烈的輸入性通脹因素。由於大宗商品的定價是在世界經濟活動中形成的,作為計價單位的美元又不斷走弱,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需求也自新世紀以來不斷支撐大宗商品價格的走高,強烈的輸入性通脹因素已經對中國的通脹水平產生了負面的效應。中國CPI已經持續3個月走高。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CPI達3.6%,再創新高,且已連續運行在警戒線3%以上。顯示中國已面臨“通脹”之憂。中國上月19日宣布加息意味著大陸當局貨幣政策轉向和回歸常態。

  如今,美國“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又給中國出了多道難題,令中國面臨著多重煩惱,經濟趨熱不能坐視,人民幣“被升值”催生的“熱錢”投機也不能不管,龐大的外匯儲備貶值不能不理。

  中國是世上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也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客戶,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不可避免是美國“定量寬鬆”政策的最大受害者,但中國又是與美國經濟來往最大的新興經濟體國家,中國採取何種措施應對,極大地考驗中國宏觀經濟管理層的智慧。關鍵的一點是,決定貨幣政策、匯率穩定、熱錢流動的條件不斷發生著變化,貨幣政策轉向和回歸常態的力度看來也應調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