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匯率問題的美國國家觀及其狹隘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9 00:13:28  


中美匯率成為“問題”,主要來源於美國人站在自己國家的單邊利益——美國人的國家觀——角度來思考問題。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學習時報刊載作者曹和平、毛振宇、閆威的文章說,中美匯率和中國與其他經濟體的匯率一樣,只是雙邊貿易後反映在貨幣市場上的幣值比兌(率)問題。中美匯率成為“問題”,主要來源於美國人站在自己國家的單邊利益——美國人的國家觀——角度來思考問題。

  美國諾獎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對自己矛盾觀點的解釋

  長期以來,美國人有一個假設,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是一個好東西。但是,這種假設還有一個政治經濟學前提,那就是,全球化和自由必須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服務。否則,再好的理論證明也是枉然。

  能為上述假設和假設前提提供最好注腳的不是美國國會中長期通過醜化中國來獲取個人政治收益的反華議員舒默,不是在國會作證中聲稱對人民幣升值太慢表達不滿的財長蓋特納,也不是頻頻敦促人民幣升值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而是被美國人奉為經濟學家之經濟學家的,在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薩繆爾森。

  2003年12月,美國堪薩斯大學教授威廉姆.巴耐特 (WilliamA.Barnett)採訪薩繆爾森時,問了一個令他尷尬的問題。這位昔日的學生問道:“我們如何把您的斯托爾帕—薩繆爾森(Stolper-Samuelson)研究和後來的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Heckscher-Ohlin-Samuelson)研究與您現在對全球化的反對聯繫起來?”上述兩個模型是將要素價格和比較收益理論結合起來倡導全球化貿易的基礎理論之一,但到了21世紀初,薩繆爾森反對全球化的態度日益強烈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