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聯軍空襲不應“炸毀”協商對話大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4 15:05:06  


  中評社香港3月24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3日社論說,利比亞局勢進入關鍵的時刻,聯軍對防空設施的轟炸已經告一個段落,但是,這並不等於卡扎菲已經奄奄一息,等待束手就擒,也不等於反抗勢力的據點班加西已經固若金湯、與卡扎菲分庭抗禮、最後一舉攻下的黎波里。由於聯軍空中優勢明顯,在短時間裡控制利比亞上空,阻止卡扎菲的攻勢是可能的,也是顯而易見。 

  社論說,問題是,禁飛區並不是解決利比亞問題的靈丹妙藥,戰鬥機和導彈不能上刺刀,解決問題最後要靠步兵,也就是地面部隊,雖然聯合國決議案禁止派遣地面部隊,但歷史告訴我們,一旦進入軍事干預的層次,聯軍,主要是北約軍隊,不會在沒有達成目標之前,宣布放棄派遣地面部隊的可能性,利比亞最後是否會變成另外一個伊拉克,令全球關注。 

  毫無疑問,卡扎菲及其家族承受著最大的壓力,他從茉莉花革命中熬過來了,也從反對派的軍事攻擊中熬過來了,如今,是否會在國際軍事干預中途崩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他的策略很清楚,就是用停火、文宣,以及平民傷亡,全民武裝來作訴求,拖延時間,等待國際社會的變化。當然,他也很清楚,如果他的武裝力量和支持者,不能拿下班加西,那麼,短期內利比亞將實現分治,這對他也是重大威脅。 

  社論說,美國和聯軍同樣面臨重大挑戰和壓力,因為如果短期內不能讓卡扎菲屈服下台,他們所遭受的國際壓力和國內壓力也會增強,最終帶來變數。首先當然是國際輿論,甚至是聯合國的轉向。聯軍轟炸卡扎菲的官邸,已經遭遇批評,以至於美國等要出面澄清,這樣的空襲,目標不是“獵首行動”,將卡扎菲置於死地。俄羅斯、中國等已經明顯表達出對軍事行動的不滿和遺憾,聯軍如果再度擴大打擊範圍,不排除這些國家會提出新的議案。其次,如果空襲增加平民死亡的人數,全球的反戰聲音勢必加劇,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將遭遇當年布什和布萊爾的待遇。再次,禁飛區拖延的時間越長,相關國家的軍費開支就越大,中東局面也難以平息下來,這樣,對本來就很脆弱的經濟復甦造成額外的打擊,失業率的問題也會再度突顯出來,這將嚴重威脅美國總統的連任之路。 

  從某種程度上講,卡扎菲和聯軍正在比耐心,誰有本事拖得長,誰可能獲利。其實,這不是解決利比亞問題的根本方法。最好的是,卡扎菲應該認真對待聯合國的決議案和利比亞人民的呼籲,放下屠刀,停止軍事攻擊,立刻與反對勢力進行政治對話,商討憲政改革的藍圖,並推動執行,重建國家,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卡扎菲也要放下偏執,主動下台。同時,英美法加聯軍也應該切實按照聯合國決議案行事,軍事行動絕對不能超出設立“禁飛區”的限制,更不能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出動地面部隊,打另外一場“伊拉克戰爭”。對於卡扎菲,也要鼓勵他與反對力量對話,既使要他下台,也應該給予出路,讓他和他的家族有生存的機會,不要逼他走上玉石俱焚的死胡同。 

  社論說,在中東地區,歷史證明,軍事行動不可能最終解決問題,對話和協商的大門不應該關上,這樣,才能讓事態朝積極的方向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