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降低投資是中國經濟再平衡的關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8 09:18:51  


 
  他解釋說:“這些錯配的投資將導致債務提高,債務水平高後,你必須找到可行的辦法,其中一個可行辦法就是家庭財富的轉移,也就是通過低利率來實現維持高債務的可行性。我的觀點是,只要投資還在迅速增長,債務水平就會迅速增長,只要債務還在增加,就會對家庭收入增長形成下行壓力。”

  最近五年,家庭消費在中國GDP中的比重日漸下降,達到令人吃驚的35%的水平。佩蒂斯說,要讓消費取代投資,中國政府必須允許家庭從近幾十年產生的巨額財富中獲得更大份額。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只有減少投資,放慢經濟增長目標, 因為投資增速,不良投資累積越多,就必須從家庭中轉移出越多的財富來維持投資。

  佩蒂斯對中國經濟能否實現再平衡感到悲觀。他說,最近幾年,中國政府談到採取很多措施來增加家庭消費,減少家庭儲蓄,但是,這些措施都不太可能凑效。

  他說:“這些措施已經被談論了好多年了。我只提之中四項措施,包括加強社會安全保障體系、增加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改善金融部門,特別是資本錯置的情況,以及中國商務部下個月要出台的提升家庭消費的一個計劃。我的看法是這些措施不會太有效,有的甚至都不會得到執行。”

  他解釋說,加強社會安全保障體系與減少儲蓄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亞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國社會安全保障體系很好,但是儲蓄也依然很高。第二,服務業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很小,因此影響也不會太大。關於金融部門的改革,由於金融系統在利率自由化和公司管理兩大關鍵問題上並沒有實際性的進展,因此,金融部門根本沒有進行任何有意義的改革。佩蒂斯對中國政府的行政手段也感到悲觀。他說,兩年前,中國政府對汽車和家用電器方面的補貼只是促進了這兩個行業的消費,整體消費並沒有得到提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區副主管斯蒂芬.巴涅特(Steven Barnett) 指出,最近幾十年, 雖然中國家庭收入迅速增長,但是卻趕不上經濟增長的速度。他也認為,由於中國目前的實際存款利率為負值,因此影響了公司和家庭的消費方式。與佩蒂斯不同的是,他認為,隨著政府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中國家庭的“謹慎性”儲蓄會下降,消費會因此增加。

  前世界銀行駐中國辦事處負責人彼得.鮑泰利(Pieter Bottelier)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實現再平衡。他說,中國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比重的增加、消費者獲得房貸等金融服務渠道的增加、政府在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上的投入,以及中國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增長等都會促進中國家庭的消費。中國政府大力推行的“自主創新的產業政策”也因為將會減少加工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份額也成為中國經濟走向再平衡的動力之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