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是否正觸摸發展的天花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2 07:58:54  


 
  在這種觀點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直屬智庫的研究報告,為中國領導人提供了新的決策參考,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在“觸摸天花板”了。更形象的說法,是原來躺著搞社會主義,後來坐著搞計劃經濟,市場經濟令中國站了起來,但剛站起來頭就撞到天花板,令中國跑不起來。 

  用智庫學者的語言,中國這回“觸摸天花板”,被稱為遭遇“高增長的邊界”,也就是過去30年中國高速發展,過去10年有年均10%的高成長,現在不能再持續了,走到了邊界,經濟要減速了,發展要出現轉折了。 

  “高增長邊界”的觀點,也來自於“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不過參照的不是南美、東歐這類國家,而是德國、日本這類戰後追趕型經濟體,發現一個規律,是當人均GDP達到1.1萬國際元的時候,增長速度一般會下降3%左右。由於中國2010年的國際元已經將近8000,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大概三至五年就會到1.1萬國際元的水平。 

  也就是說,如果按客觀發展的規律,中國現在起可能遭遇兩種狀況,一種是跨不過中等收入的陷阱,經濟發展進入停滯、社會矛盾轉而尖銳,步入發展高危階段;另一種情況,就是發展到達“高增長邊界”,經濟出現持續減速。 

  眾所周知,中國學界有關“中等收入陷阱”討論,已持續十多年,只不過現在警報聲更響;而對“高增長邊界”,沒有討論當然也沒爭論,只作為研究成果提供決策層參考。所以未深入研究者,可能盲目提出中國持續高速發展論,甚至高叫“超美”的口號;可能沉淪在“陷阱”的分析中,對未來發展盲目悲觀。 

  中國現在的問題,是政府當局已明白“陷阱”的險惡,也相信“邊界”的可怕,已經開始要做發展減速的準備,但又未能脫出過去發展的套路,包括以環境換GDP,以和諧換GDP,以土地換GDP,“十二五”規畫的重民生、重環境資源等思路,還難以落實在發展指標上。 

  除政府想慢而慢不下來,再一點可怕的是中國的發展一旦慢下來,將百病叢生。一方面是經濟的粗放、以投資拉動的現狀,決定一慢就沒經濟效益,各項經濟指標都要跟著下滑;另一方面是社會矛盾已積累到一定火候,發展一慢下來,就業問題、收入問題、保障問題等重車將撞到一起,形成大爆炸。 

  目前擺在中共決策層面前的,也就兩條路,一是以“中國國情”戰勝經濟規律,以強刺激來獲取大反應,跨過陷阱、超越邊界,但失敗的例子太多;再就是主動減速,避免失速,所有重大的轉變,實際都只能在減速中來實現,特別是改革,更是要有背水一戰的豪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