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找准利益交匯點 避免“金磚”成空心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7 09:10:52  


4月14日,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巴西總統羅塞夫、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印度總理辛格、南非總統祖馬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
  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美國《僑報》4月17日載文《找准利益交匯點 避免“金磚”成空心磚》,摘要如下:

  金磚國家峰會14日在海南三亞閉幕。由於南非加入後,“金磚”擴容,加上會後發表的《三亞宣言》涉及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等具體內容,比前兩屆峰會更務實,金磚國家顯示出向制度化邁進的跡象,中國國內普遍對本屆峰會評價頗高。總之一句話,“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金磚國家”是新興市場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力量在國際經濟舞台上的崛起,改變了原先發達國家在這一舞台上的一統天下的格局。然而,我們在為金磚國家整合進展的感到鼓舞的同時,對這一機制國際影響力的前景,還是應持更為謹慎的態度。

  從現象層面來說,本次峰會後形成的一紙聲明,只是強化了共同立場並沒有約束力。與《三亞宣言》共同發布的三項行動計劃也都只停留在聲明的層面上,並沒有具體的落實措施和步驟,仍然是立場大於行動。之前媒體猜測五國將建立一個更為正式的組織結構如設置秘書處,在此次峰會上並未實現,金磚國家間的關係仍相當鬆散。

  從深層原因來說,五個國家雖然存在利益共同點,但也存在巨大差異,相互間的矛盾更是錯綜複雜,如何求同存異,使“金磚”發揮其效用,不至於淪落為“空心磚”,難度頗大。

  譬如,俄羅斯和巴西是大宗商品的出口大國,中國則是全球很多大宗商品的最大進口國,對待大宗商品價格漲跌,雙方的利益訴求截然相反。而隨著“金磚”出口能力的迅速膨脹以及工業化國家購買力下降,金磚各國勢難如以往那樣,井水不犯河水地在全球製造業出口市場上攻城略地。事實上,印度成了WTO用“反傾銷”投訴中國最頻繁的國家,印度、巴西產品也在南非市場打起擂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