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脹已成中國經濟心腹大患。 |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英國《金融時報》5月6日載文《中國經濟:拐點即將到來》,摘要如下:
金奇(James Kynge)等人曾把中國經濟形容為騎在自行車上的大象——只要還在前進就沒有問題,但一旦減速後果就不堪設想。現在,快速老齡化的人口和不斷上漲的工資意味著,中國的通脹將會上升,增長將會放緩。
正如一名官方經濟學家周四所說的,對中國來說,“大拐點即將到來”。
路透社(Reuters)周四報道稱:“目前的數據,確認了中國已經越過劉易斯拐點,同時,人口紅利窗口期也即將關閉,”巴曙松在《經濟參考報》撰文表示。
“2004年以來的民工荒並非一時之事,而是大拐點即將到來的標誌,是趨勢性的改變,”巴曙松寫道。
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其它地方來說,也許更重要的是:“勞動者工資上漲將推動價格中樞的上升,勞動力供給充分條件下的低通脹態勢將不可持續,”他寫道。“二是,越過拐點後經濟增長中樞將出現系統性下降。”
就短期而言,多數中國經濟學家表示,通脹將在下一個月左右見頂(上月通脹達到5.4%),今年剩餘時間價格將重返適宜區間。政府正採取措施確保這成為現實——官方已出面阻止某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被轉嫁給消費者,還有傳言暗示,人民幣可能升值。但永久遏制價格上漲是很難的,儘管北京方面坐擁巨額現金。
如果近幾年是由低廉勞動力成本推動的“低通脹”時期,那麼“正常”通脹率會是什麼樣的呢?近期歷史提供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