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醫院搶救官員獲重獎”為何遭遇質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9 22:24:08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美國《僑報》6月29日載文《一次令人費解的頒獎》,摘要如下:

  中共廣西柳州市委近日決定,對成功搶救融安縣紀委書記的柳州市工人醫院和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予以通報表揚,並獎勵40萬元人民幣。據悉,這家醫院為了搶救這位官員,“配備最強的核心技術力量,最優秀的醫護人力資源”,而且先後組織了“130人次的專家會診”。

  救死扶傷,醫院和醫生天職也。柳州市工人醫院全力將一位身患重病的患者搶救過來,是非常平常的事——因為在醫生的眼裡只有病人,只有生命,而無身份高低貴賤之別。而患者、患者家屬或其所在機構對院方表達謝意,也屬於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然而,當這種感謝上升到政治層面,變成組織行為時,輿論的質疑聲也便隨之而來。這家醫院為什麼在搶救了一名官員後就獲得重獎呢?該醫院曾經也這樣傾力搶救過一般普通患者嗎?該醫院在這次搶救中是否攻克了一個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醫療難關?柳州市委拿出的40萬元來源是什麼?是黨員繳納的黨費還是財政撥款?

  按照當地官方的說法,這位紀委書記是一名優秀的官員,已患癌症3年,但在患病期間仍然忘我工作,深入一線親自辦案。醫院搶救了一位“英雄”。即便如此,那得獎的應該是這位英雄,而不是醫院。換言之,官方頒獎的合理程序和理由應該是,某官貢獻突出,給該官員頒獎,至於官員是否將獎金贈與醫院,那就是官員自己的事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