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IMF:中國銀行業最大風險 來自房地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7 11:26:20  


  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儘管來自歐美的負面消息不斷,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國前景仍相當樂觀。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中國正在平穩軟著陸。目前中國正在採取的退出貨幣刺激政策和削減公共支出的措施是適度的,也使經濟增長出現健康的減緩。”IMF駐華代表司馬喆(Murtaza Syed)9月26日表示。

  他預測通脹在年底會降至4.5%,好於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的5%以上。儘管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但他表示中國應當繼續讓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回歸至更為中性的狀態,現階段不應當對經濟提供額外的支持。

  “原因有三:另一輪的食品衝擊可能再次推升通脹,出現房地產泡沫的潛在傾向並未消除,中國仍在消除為應對2008年危機所採取措施帶來的副作用。”司馬喆說。

  他同時強調,儘管外部環境不利,但中國仍應加快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此外,中國銀行業面臨房地產泡沫、大規模放貸“後遺症”和影子銀行體系三重風險,需要持續加以關注。

  不需對經濟額外刺激

  “財政政策可以作為防禦衝擊的第一道防線,但其應當基於預算執行,而非通過銀行系統傳導。”

  在上周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將2011及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測分別降低至9.5%和9%。不過與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預測下調幅度較小。

  “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測的下調主要是由於全球復甦緩慢可能令中國出口受到負面影響,但鑒於中國GDP對淨出口的依賴已經降低,這一影響已經減小很多。”司馬喆表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