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女童被碾路人漠視 警示中國社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8 20:35:32  


一名路人在女童旁邊走過,距離不足半步。(視頻截圖)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美國《僑報》10月17日載文《女童被碾路人漠視:行善者的墓志銘》,摘要如下:

  人情冷漠,到了冷漠的人們都被刺痛的地步——13日,在佛山黃岐,一輛面包車將2歲女童撞倒碾壓後逃逸,路人無人伸援手,接著第二輛車也從女童身上碾過。18名路人經過,卻無人出手相助,直到一名拾荒者發現後將她扶起,呼喊救人。至今,女童還未脫離生命危險。

  司機連番碾壓、路人漠然路過,交織成了酷寒刺骨的眾生相。痛感、悲憫心、同情心逃之夭夭,慘案如同方向盤失靈的推土機,橫衝直撞,盡情碾壓著中國人道德倫理的底線。

  災禍與“冷漠圍觀”結伴而行,已使中國社會陷入尷尬。每次“老人倒地無人扶”,都會被作為道德滑坡的“標本”;頻仍的“助人為禍”,總能激起“好人難做”的嗟嘆。“女童被碾,路人旁觀”的悲情場面,讓“冷漠流行症”達到高潮。

  這一幕不禁讓人聯想起魯迅先生的名著——《藥》,捫心自問:當今的公眾與魯迅筆下的民眾相比,到底哪個更麻木?魯迅先生呼喚的“救救孩子”,在將近百年之後,穿透時空,直指當下,讓人情何以堪!

  人之初,性本善,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到底是什麼讓人心如此冷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