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日經貿飛躍難掩問題重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5 14:33:18  


今年6月,“日本精工株式會社合肥生產基地”項目落戶合肥高新區。
  中評社香港12月5日電/《日本新華僑報》12月5日載文《中日經貿飛躍難掩問題重重》,摘要如下:

  中國加入WTO後,中日經濟合作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十年來,兩國經貿關係的“健康”發展也難掩其中的問題。

  中日兩國經貿歷來密切。1972年兩國邦交正常化之前,貿易關係就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近40年來,儘管兩國政治關係、外交關係風風雨雨,但經貿關係卻基本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

  1979年至2008年的30年中,中日經貿合作主要有三大支柱:一是雙邊貿易;二是日本對華的直接投資,後來也包括中國對日投資;三是日本對華ODA(政府開發援助項目)。在中國加入WTO之前,三者並駕,發展總體良好。

  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中日經貿關係出現了“飛躍”性發展。在貿易方面,2001年中日進出口總額是831.7億美元,2002年猛升到1018.9億美元,此後每年都保持較高的增長,2011年可能突破3300億美元。入世十年,中日貿易額大約翻了兩番,這種發展速度對於處於成熟階段的中日貿易來說實屬不易。

  投資方面,入世前的2000年日本對華實際投資額為29億美元,入世後的2001年迅速上升到43.5億美元,同比增長49%。2005年達到峰值65.3億美元。中國對日投資也出現了急劇增長,累計投資額超過20億美元。

  入世對中日經貿關係的影響並不僅僅體現在“量”的變化,更體現在“質”的變化。從貿易方面講,首先,是中國出口日本的貿易結構在逐步上升。從開始的初級產品,到加工品“大路貨”,最後發展到加工高端產品,在很多領域能夠和日本相互競爭;其次,中日雙方的經濟依賴關係發生了逆轉。入世前的2000年,中日貿易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7.5%,而現在可能只占10%左右。但相反,在同一時期,日中貿易占日本貿易總額的比重從8%上升到21%。其三是形成了中-日-歐美之間的“三角貿易結構”關係,即中國從日本進口高端零部件,進行組裝,然後銷售到歐美的終端市場。中日經貿合作已經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