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高位買房的業主們怒不可遏,在最近發生的一起事件中,一些業主在開發商辦公室內一通亂砸,以發洩內心的不滿。這些購買了期房的人們認為自己受騙上當,而開發商則表示是迫於市場狀況而作出降價的無奈之舉。
一名李姓軟件開發員表示,他在去年8月動用了自己和父母的儲蓄才買了一套房,明年才能入住,而現在開發商卻開始八折促銷,“這很不公平……為什麼偏偏是我們這些確實需要住房的人要受損失?”他已經加入了抗議活動,希望維護自己的權益。而那些需要買房但至今尚未出手的人現在則加入了觀望的隊伍,期待著房價進一步下跌。
雖經調控 房價跌幅依然有限
中國房產市場似乎正進入拐點,至少在一些大城市是如此。中國相關部門數據顯示,11月份,十個最大城市的新房價格依然保持下跌,其中上海房價相比前一個月下跌0.5%。但總體而言,房價下降幅度依然不大,全國100個大城市的平均房價跌幅僅為0.3%,每平方米下跌8.832元。而在十大都市中,房價平均跌幅為0.4%,每平方米下跌15.663元。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最近發表評論文章稱,調控措施只是擠出了房產泡沫中的一些空氣,目前房產市場進入寒冬,在一些大城市中可能出現20%甚至50%的跌幅。投資銀行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tial)最近發表研究報告稱,在中國政府放鬆調控措施,市場恢復穩定之前,中國房價可能會下跌30%。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剛剛啟動了住宅市場商品化進程,國有企業和政府機構開始允許雇員購買此前分配的住房,並提供補貼。
在商品房政策的推動之下,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國城市家庭擁有自己的住宅,許多人還購買了更多住房作為投資,期待房價上漲能夠帶來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回報。
然而,房地產市場一片火熱的同時,許多年輕人的收入雖然也在提高,但依然無法跟上房價上漲的飛快腳步,從而被排除在了房產市場之外。
不過,如果房價下跌太快太猛則會激怒很多已經擁有房產的人,並且打擊大筆投資於房地產業的商業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