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2012,世界局勢迷霧重重,美國經濟復甦乏力,歐債危機持續發酵。
2012,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結構轉型面臨考驗,深層改革箭在弦上。
新華社報道,面對充滿挑戰的內外部環境,即將召開的兩會如何給今年中國經濟定調、引領國家穿越迷霧穩中求進?國人期待,世界關切。
分析人士認為,“穩增長”“擴內需”“控物價”“興實業”將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的關鍵詞。
(關鍵詞一)穩增長:GDP增速或成焦點 經濟提質將引共鳴
兩會對全年GDP增速的預期,歷來是海內外關注的焦點。
2011年,在全球經濟表現疲軟、內外環境複雜的情況下,中國GDP同比增長9.2%,繼續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進入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增長放緩的勢頭。中國各地地方兩會也紛紛釋放了“放慢腳步”的信號:2012年,北京GDP增長目標定為“8%”,與上海一樣,為全國最低。東部發達省區,如廣東、江蘇、山東等地,淡化GDP增長目標的用意明顯。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說,中國經濟下行存在主動放緩和被動放緩兩個因素。從目前政策看,中國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經濟結構的調整等帶來的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應該屬於主動性放緩;全球經濟不景氣對中國出口的影響、輸入性通脹、外資流出等因素使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屬於被動性放緩。
面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態勢,一端承載著國內就業與民生、另一端嫁接著世界經濟“引擎”的中國GDP增速,格外引人關注。
國際對衝基金大鱷喬治.索羅斯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由於歐債危機導致出口需求減弱,中國可能無法再維持8%以上的經濟增速。
但隨後標準普爾公司信用分析師認為,“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減慢至8%左右,放緩至7%的可能性只有十分之一”。
“2012年是中國經濟退出刺激性擴張、回歸自發增長的關鍵性一年。”全國政協委員、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中國經濟軟著陸有望全面實現,增速不會低於8.5%。”
看法各異,增長放緩已是共識。實際上,在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今年六大經濟工作目標任務中,“穩增長”超越“控物價”被排在首位。
相對於過去10%以上的高增長,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意味著過熱的風險部分得到釋放,經濟將步入合理增長區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牛文元說,不盲目崇拜GDP,也不能盲目拋棄GDP,中國經濟提質的核心是追求理性高效,降低自然成本、生產成本、社會成本和制度成本的“品質好的GDP”。
(關鍵詞二)擴內需:外貿環境更嚴苛 立足國內尋對策
今年前兩個月,寶潔、諾基亞、百事等眾多全球性企業相繼宣佈裁員,世界範圍內裁員潮再度擴散,歐元區失業率已觸及13年來的最高水準;2月15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三類產品發起調查,包括廈門通士達、上海天燦寶照明電器等13家中國公司涉案……
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鋻於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擺在中國面前的可能是艱難的一年。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說,估計2012年中國貿易增長率可能會是個位數,不像以前兩位數增長,其中出口將會逐漸下滑,但這時候也是我們調整外貿結構的最好時期。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總經理董明珠說,“不調整結構就會被結構調整”的共識正在倒逼企業加速轉型。
分析人士認為,“擴內需”“調結構”將成今年兩會的高頻詞。
“擴內需首先要開拓思路,開掘新領域。”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說,中國仍然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城鎮化、現代服務業以及人口老齡化,都帶來投資發展空間。企業更新改造也有許多拓展空間,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
如何促進消費增長?姚景源認為,“關鍵是要改革分配製度。目前政府的財政收入和企業收入增速都較快,完全可以通過切好收入蛋糕來提高居民收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副總經理陳維亞認為,2012年文化產業發展是一大亮點。“文化產業在許多發達國家是支柱產業,美國出口第一位的不是汽車飛機,而是好萊塢大片。一部電影《阿凡達》,一年的全球票房達到20多億美元,相當於我國不少地市一年的財政收入!”
機遇總與挑戰相伴而生。姚景源說,雖然世界經濟不景氣,但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已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57.3%,降到去年的50.1%”,中國經濟表現出從刺激型增長向自主增長回歸的特點。
(關鍵詞三)控物價:CPI漲幅或回落 資源價改將重啟
2011年,中國超過印度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其中金條消費量同比增長50.7%,金幣消費量同比增長25.2%。這背後透視出百姓對於通脹的憂慮。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新興市場國家一直與通貨膨脹作鬥爭。中國CPI累計升幅達5.4%,超過年初4%左右的調控目標。越南更是成為“重災區”,物價漲幅高達20%。
為遏制通脹,新興經濟體普遍採取收縮貨幣政策。專家分析,中國前期貨幣政策收緊後的滯後效應正在繼續發揮作用,糧食增產也拉低了通脹預期,近期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調,或可減輕中國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因此今年CPI漲幅有望穩中有降。
物價回穩為資源價格改革打開空間。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說:“去年物價形勢比較嚴峻,政府推遲了部分資源性產品和公用事業價格調整的步伐,這些改革有不少將在今年推行。”
歲末年初,提高上網電價、公佈居民階梯電價試行方案、粵桂開展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已釋放出改革的明確信號。
如何打破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堅冰,或將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發展改革委表示,今年將試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制度,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出台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方案,推進水資源等收費改革,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制度。
蔡繼明委員認為,在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路徑選擇上,有關部門將按照先易後難、影響面由小到大、照顧社會低收入群體的順序先後展開。
(關鍵詞四)興實業:促資本回歸實體 幫小微破除壟斷
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讓歐美發達國家深諳“棄實奔虛”之害。痛定思痛,各國均把發展實體經濟提上議事日程。
在中國,2011年頻繁發生的“關閉潮”和“跑路潮”,也敲響了實業空心化的警鐘。
溫州昕晨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峰告訴記者,製鞋廠做一雙鞋賺3元錢,利潤大約8%,但目前銀行的貸款利率是每月1分,做鞋子是賺不到的;高利貸利率每月5分左右,年利息超過50%。很多企業賺不到錢,就靠放貸、炒錢,或者到三線城市搞房地產、搞礦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及隨後密集出台的一系列舉措,或將使“服務實體經濟”“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財政部等中央部委日前對全國小微企業現況進行調研,專家預計兩會期間將會有新的扶持政策頒布。
“越是形勢複雜,越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新近出台的這些政策不僅讓小微企業看到了曙光,也令中小型銀行更明確了支持小微企業的戰略定位。
對於引導投資實業的問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指出,“實體經濟的盈利空間打不開,即使貨幣政策再放鬆,企業拿了錢也只會做‘掛羊頭賣狗肉’的事。”
經濟學家賴偉民說,新的“非公36”條提出,支持民營資本進入中國各個產業投資。只有真正向民間資本開放金融、航空、通訊、醫療等領域,才有可能把社會資本引入實體經濟。
對此,國務院已將推進壟斷行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今年上半年,“新36條”的實施細則要制訂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