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中俄協作應超越“盟友”或“非盟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05 09:33:28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天起對中國做國事訪問,並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元首峰會。這是他重任總統以來首次訪問中國,也被廣泛認為是他上任後首輪大跨度出訪的真正重頭戲。

  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中俄關係自然成了世界媒體分析普京此訪的核心議題,幾乎無人懷疑它在普京的六年任期內將得到新發展。

  西方在同時壓制中國崛起和俄羅斯的復興,這從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俄的走近。僅僅從國際戰略格局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就像爐子上有一壺水,即使中俄不添柴燒它,都會有人“幫”著添柴。

  然而中俄關係不光是外力決定的,中俄兩國的戰略深層利益重合度高,兩國都有較強的政策延續機制,確保了中俄戰略合作一直沒有發生大的意外。過去二十年中國有過領導人交替,俄羅斯則經歷了三任總統,但中俄關係向上走的趨勢卻超級穩定。對於兩個相互完全獨立的大國來說,這的確很難得。

  “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這是中國對外關係中定語最長的之一。中俄不是盟友,但在伊朗、叙利亞等重大熱點問題上有了特殊的“協作”,現在看來,未來的這種協作只會增多,而且它已成為國際社會對中俄外交一項相當穩定的預期。

  中俄對相互支持和借力越來越不隱諱,這是對的。曾有過一段時期,中俄都擔心彼此走得過近,或者過於張揚彼此的走近,會消極影響各自同西方的關係。而實際情況是,中俄越緊密,西方越不敢小瞧它們當中的任何一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