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31日電/德國《明鏡周刊》10月26日載文《中國正處於從世界工廠向工業強國轉型的十字路口》,摘要如下:
中國被世界視作金融危機的贏家。對於德國而言,他既是希望也是威脅。中國已不願再做世界工廠,但是其減速的經濟卻為其前途帶來了些許不確定。
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飽受爭議的搶購風潮
黃怒波一直無法理解“冰島收購項目”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爭議。“我為我個人和中國所遭遇的質疑而心痛。”他在談到冰島收購項目時說。具體來說,他收購的是冰島東北部一塊兒擁有雪山和瀑布未開發的土地,即所謂的“Grimsstadir a Fjöllum”。他在一次游覽冰島時就愛上這次“野蠻人的浪漫征程”。他投資了約2億美元,欲獲得這塊面積30,639公頃(約120平方英里)的土地。他的投資計劃包括建設擁有120個房間的酒店、高爾夫球場、騎馬場和景點的配套機場。
雖然一些冰島人對此項目的恐慌更像是“被迫害狂”,但是其恐慌也並非毫無根據。中國及其企業家們正在全世界範圍內獲取各種資產,並且在許多案例中他們都更傾向於投資與自然有關的項目,包括獲得莫桑比克的農田、阿富汗的銅礦和希臘的港口。中國正在掀起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搶購風潮,並且將當前美國和歐洲經濟危機視為歷史機會,大力的推進其擴張。據資成聯合會計事務所估計,中國所謂的“紅色資本家”今年上半年就花費了239億美元購買國外企業股權,這相當於其去年同期的3倍。
德國工業除了與中國合作之外別無他法
現在中國確實已經成為許多德國企業的救星,尤其是在世界經濟衰退的2008和2009年裡。由於政府經濟刺激項目,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最主要的還有德國汽車廠商大眾、寶馬、戴姆勒在中國的銷售額有所增長,而大眾在中國的銷量更是已經超過了本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