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拒絕站隊 日議會領袖倡亞洲共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8 01:10:43  


東盟-美國領導人會面大合照(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連任的美國總統將自己勝選後的第一次海外訪問地點選在了亞洲,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區域正在發生著一些大事。確實,奧巴馬首先就決定了對落後及久遭孤立的緬甸進行訪問,這不僅是對這個國家所發生的改變作出的肯定,也是對中國努力依據自己的經濟、外交利益塑造亞洲的警覺。
  
  就此,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刊發日本自民黨前總裁、現國會反對黨領袖小池百合子的文章指出,舉辦東盟及東亞領導人峰會的金邊,也成為了奧巴馬旅途中另外的關鍵一站,這也確認了前述所言。在東盟峰會閉幕時,柬埔寨首相洪森宣布(東盟)所有的領導人同意不去“國際化”南海主權爭議。然而此舉遭到了菲律賓總統阿基諾的否認,爾後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新加坡乃至同在金邊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都選擇了站在阿基諾一邊,要求洪森修改聲明。
  
  洪森的所為表明,那些過度依賴於中國援助及外交支持的國家,在政策上也會相應地與中國趨於一致。中國的崛起對整個區域都產生了大規模的社會及經濟改變,想要應對這一趨勢的話亞洲國家卻又不能誤讀奧巴馬此行所帶來的信息。雖然美國確實是在踐行面向亞洲的戰略“移軸”,但是光靠美國並不足以為區域建立起一個可行的安全架構。從印度到日本,每一個亞洲國家都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對於國際秩序而言,其要麼是通過共識產生,要麼則是通過武力產生。奧巴馬、即將上任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印度首相辛格、日韓在12月選舉後上台的新領導人以及東盟的各個成員國,他們都面臨的巨大挑戰將是確保共識能夠在亞洲取得優勢,同時避免激起中國最大的戰略恐懼——遭孤立包圍。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