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隱形戰機研製遙遙領先日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1 08:08:14  


 
  殲—31未採用鴨式布局,這對隱身性能有利。但是,其座艙蓋卻並未使用F—22和F—35那樣的整體座艙蓋,而且發動機噴口部分的隱身設計也尚不充分。

  關於殲—31的研製用途,有三種說法:1.用於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的格局,充當低檔戰鬥機的角色,定位類似於美國的F—16和F—35。2.用於發展為艦載機。3.用於出口。第三種說法的證據之一是: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殲—31的模型介紹文字中有“面向國際市場開發”的內容。而且,殲—20雖然首飛早於殲—31,但並沒有在航展上進行展示。

  殲—20裝備部隊的時間將在2018年以後,而殲—31如果能夠成為制式裝備,其實戰部署可能會在本世紀20年代前期。

  眾所周知,除了機動性之外,F—35的飛行性能很難說非常出色。但是,F—35之所以能夠與飛行性能更好的其他戰鬥機相對抗,是由於其擁有以下特性:1.更優秀的傳感器。2.更加高效的人機工程設計,以使飛行員更容易理解傳感器獲取的信息。3.更好的網絡中心戰能力,以使己方可以共享信息。如果沒有這些能力,殲—20和殲—31將僅僅是具有良好隱身性能的戰鬥機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第五代戰鬥機。

  雖然距離實用化還存在很高的門檻,但也不能輕視中國研製和試飛第五代戰鬥機的事實。假如殲—20在2018年開始部署部隊,日本航空自衛隊屆時裝備的F—35戰鬥機很可能尚不足1個飛行隊。有鑒於此,日本必須認真考慮研製F—2戰鬥機的後繼機型,以避免日本的航空作戰實力相對下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