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奪取世界領袖地位的中國秘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8 19:39:02  


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這是與會領導人集體合影。
  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法國《回聲報》3月22日載文《奪取世界領袖地位的中國秘方》,摘要如下:

  我們對於這兩種經濟形態十分熟悉,一方是自由經濟,另—方則是以前蘇聯陣營為代表的統制經濟。在這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真正的第三條道路。即使是冷戰時期曾任西德總理的路德維希.艾哈德所設計的社會市場經濟,它實際上也不過是自由主義在社會因素得到增強之下的一個變種。全球化的勝利以及—些“人民民主體制”的失敗使—些人開始預言“歷史的終結”。

  早在1989年,美國經濟學家和哲學家弗朗西斯.福山就已宣告自由主義民主取得了最終勝利。在他的著作發表將近25年之際,隨著一種新型模式的出現,這種說法遭到了駁斥,而中國所借鑒的正是這樣一種模式。

  本著一種務實的精神,中國的領導人們多年來一直以一種審慎的態度對待市場。法國漢學家白吉爾(瑪麗-克萊爾.貝熱爾)在其新書《中國:新的國家資本主義》中寫道:“中國的改革打破了過去的統制經濟。”過去那些由上級強加的計劃、用行政手段來管理勞動力以及用人為的方式制定價格等做法都被徹底拋棄。一切都交給了市場。一句話,計劃經濟已經過時。
  
  然而,正如白吉爾所寫的那樣,“計劃經濟的終結並不意味著國家干預的終結”。這實際上與西方發達經濟體所做的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這裡也一樣,公共部門之手會毫不猶豫地對市場進行控制,為其設定限制條件。但在中國,這樣的干預要多得多。如果說在那些自由民主國家,“當局在作出決策之前會充分考慮市場所反饋的信息”,而在中國,“政治上的需要則經常會與市場所發出的信號相互作用,政府的經濟政策仍帶有相當大的意志主義色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