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不需要救市,要救信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1 03:47:31  


 
  因此,越是在改革關鍵時刻,決策層越要頂住壓力不放鬆,央行不能大開閘門放水,否則前功盡棄。2008年4萬億刺激計劃的出台有其歷史必要性,但時移勢易,“猛藥”不能吃上癮,中國現在並不需要救市,非但不能救還要擯棄等靠要的救市思維,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日子終將一去不複返。中國現在最需要各方一起努力拯救信心——對實體經濟的信心,說到底,就是對勤勞致富的信心,對長遠預期的信心,而不是一味迷戀快速發財。增加貨幣供給只會助長投機,救市相當於支持過度的金融創新,不會幫助實體經濟,政府為什麼要拿廣大納稅人的錢救幾個“敗家子”?要改變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就必須忍受暫時的痛苦,只有改變貨幣和投資驅動型的經濟結構,實現經濟的去杠杆化,讓市場回歸市場,才能實現經濟的內生增長。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拒絕印鈔,不讓貨幣貶值,通過堅決的改革來應對危機,使得中國爭取到了十餘年繁榮期。現在,相似的歷史境遇擺在中國面前,在全球經濟再平衡過程中,中國如何爭得主動權?相信決策層不會讓時光蹉跎。只要是對的改革就要堅持做下去,實施久了一定能給全社會更長遠的信心,從而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打下牢固基礎,也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更好的明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