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中國股市電力板塊整體跌幅超2%。 |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0月31日載文《“政策市”的猶疑》,摘要如下:
十八屆三中全會進入倒計時,外界對中國政策走向的預測遊戲達到高潮,一向有“政策市”之稱的中國股市開始變得十分敏感和脆弱。
比如,周四中國股市電力板塊整體跌幅超2%,其中中電遠達在公告業績將預增99%之後,反而出現逾6%的跌幅,上海電力則接近跌停。這讓許多分析師摸不著頭腦。一種觀點是,電力行業受中國經濟周期影響較大,而三中全會也很難改變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也有人認為,這幾日廣為流傳的“383改革方案”中涉及的電改思路,對電網利潤以及發電企業影響偏負面;甚至有業內人士開玩笑說,在中國政府高調反腐的當口,“電力一姐”李小琳身著昂貴皮草亮相一次論壇,讓電力行業“不寒而栗”。
再比如,本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表示將大力發展保障房以滿足基本住房需求。這是他上任後首次就房地產市場表態,但對商品房調控卻語焉不詳。受此影響,周四房地產板塊逆勢上漲0.55%。
中國股市向來對政策極度敏感。將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揭曉的中國新一輪改革方案,更是萬眾矚目。投資者最關切的,是本次改革方案是否能有實質性突破。如果有,那麼新的改革紅利將成為中國股市的長期利好。
但到目前為止,投資者似乎還沒能從任何版本的預測中看到這樣的突破。最熱傳的“383改革方案”雖然提出八大重點領域改革,但外界期冀最大的制度改革卻不見蹤影;對中國政府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決心,投資者也心存疑慮,這類企業中的許多存在產能過剩、公司結構治理不力等問題,且規模過大,改革難以一蹴而就。因此,看似全面但又缺乏實際操作手段的改革方案,讓股市連續幾個交易日表現疲軟。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四季度能否繼續企穩向好,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何時退出,這些不確定因素都加重了市場的猶疑。恐怕只有在三中全會那支“靴子”落下後,投資者才會找到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