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以美元借入而用人民幣花出去時,作為安全保障,應該對它們的外匯風險敞口作對衝操作。正常情況下,它們會買入特定合約,保證在未來償還貸款時,按照議定的匯率支付美元。然而,人民幣的連續升值改變了他們的想法。
澳新銀行(ANZ)分析師周皓(音譯)表示:“由於貸款者認為不會有風險,許多人決定兩年內以即期價格持有美元。如果中國央行能使人民幣匯率再次波動起來,那將迫使離岸貸款者對衝相關風險,這將壓制人民幣升值勢頭。”
中國企業針對他們的美元收入實施大量對衝操作。中國的出口商賺取美元收入,卻以人民幣支付成本,它們在購買衍生品方面一直非常積極。比如,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計,自2013年初以來,一種名為“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的產品已銷售了3500億美元,這種產品在人民幣升值到一定水平時就會產生回報。
一旦人民幣匯率下跌加劇,出口商就可能面臨巨額虧損。不過,將此類衍生品的走俏完全歸咎於投機行為也是不對的。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策略師劉立男表示:“出口的改善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出口商做了大量對衝,不過有的人可能更激進,對衝過度了。”
今年初香港對人民幣的旺盛需求,也使中國匯率問題變得更為複雜。北京一家銀行的一位外匯交易員說,由於人民幣在香港存在溢價,中國石油企業(它們是中國企業中最大的美元買家)轉赴香港買入美元,這導致中國境內美元需求下降,給境內人民幣帶來了更大升值壓力。
而本周人民幣下跌則逆轉了這一態勢。在香港,企業和投資者紛紛減持人民幣頭寸,以致人民幣在這個離岸市場的跌幅甚至超過了中國內地市場,消除了香港的人民幣溢價。
這位交易員表示:“石油企業已重返在岸市場買入美元。這正是中國央行希望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