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汽車市場前景仍然可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30 09:51:16


 
  當然,中國汽車市場也不是沒有風險。要實現這些增長目標,我們需要看到增長從沿海一線城市——由於擁堵和污染,如今許多這類城市限制汽車上牌——向內陸更小城市轉移。在這類內陸城市,基礎設施已經到位,而汽車普及率仍然很低。

  這種增長轉移幾乎肯定不會一帆風順。此外,作為一個仍在發展的市場,中國汽車業還沒有為更換需求打造好足夠大的基數——這意味著,隨著汽車需求大幅波動,任何商業周期衝擊都可能被放大。

  令人更樂觀的是,汽車內飾的增長潛力是支撐中國前景的又一因素。中國汽車消費者對高級功能或更高檔“內飾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也願意為此付費。這可能大幅縮短安全設備與電子系統的接受曲線。美國和歐洲花了20至30年才達到的安裝率,在中國將很可能只花5至10年就能達到。

  此外,更多的安全與電子功能開始變成標準配置,而全球統一的排放和燃油經濟性法規可能加快動力總成技術上的支出。總體而言,我們認為,在中國汽車市場,汽車內飾有望在銷量增長以外推動大約3%至8%的有機增長。

  我們認為,目前汽車供應商處於有利地位,可受益於中國汽車銷量與內飾雙雙增長的趨勢。它們大部分產品使用的是現成的歐美技術,基本不需要額外的工程設計或研發,從而帶來相當可觀的利潤率。另外,由於汽車供應商在多個品牌、汽車和產品周期上進行擴張,通過投資於它們獲得該行業的敞口,有助於分散“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或品牌集中度風險。

  儘管我們認為,多數全球汽車供應商股價目前看來估值恰當,但其中在中國業務規模較大的幾家,其增長潛力可能尚未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再者,不難想象美國、歐洲或中國的需求發生溫和調整,那就可能為增加對該行業的敞口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進場機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