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示意圖 |
中評社香港8月17日電/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訪美籌備工作的展開,兩國官員可以預見地都在淡化因中國大規模領土聲索——中國更在南中國海此前無人居住的島嶼和環礁上修建軍事設施來強化其立場——所引發的分歧。繼長達數月的指責和隱晦的威脅之後,東南亞領導人也樂意看到這種外交領域的事態降級。
新加坡《聯合早報》8月11日載文《中國如何贏得東南亞》,文章說,當然,東南亞密切關注中國的戰略計劃。該區域的國防開支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超過50%,未來五年已預留約600億美元采購新武器,特別是海軍武器裝備。中國5月發布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提及擴大國家防禦邊界的計劃,加劇了鄰國的擔憂,很可能導致軍費進一步飈升。區域的領袖現在忙著迎接美國軍方官員和武器生產商,以便了解美國把戰略中心“轉向”亞洲能提供什麼。
但除了新型護衛艦和安全保障,東南亞領導人不願對中國的海上雄心反應過於強烈。經濟現實讓他們必須保持謹慎。
短短二十年間,中國已成為東南亞國家的主要經濟夥伴,在整個區域提升了其影響力。中國領導人不斷努力擴大經濟合作,這與美國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以貿易為例,自2000年,中國與東盟十國的雙邊貿易額從320億美元躍升至去年的3500億美元,增長了10倍,2015年甚至可能達到5000億美元。中國躍身為東南亞最大貿易夥伴,美國卻已滑落到第四,去年與東盟國家的貿易總額僅有2060億美元。
鑒於東南亞地區經濟重要性日益凸顯,上述趨勢的影響越來越重大。因為中產階級迅速擴大、工人技術不斷提升和高端市場不斷發展,東盟國家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已超過2.4萬億美元,而且仍在快速增加。按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到2020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
直接投資狀況——支持工廠、辦公樓、倉庫、礦場和農場建設的資金流——也同樣驚人。從1995年到2003年,中國企業在東盟國家的投資僅為6億3100萬美元;而到2013年,投資總額已經達到300億美元。雖然中國在這方面還遠遠落後於日本、歐洲和美國,但隨著中國私人投資機構日益把目光轉向海外,它肯定具備迎頭趕上的潛力。事實上,從農業到信息技術,中國正力求實現在區域所持股份的多元化,并讓其企業深入參與東盟先進和前沿的經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