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日關系為何成為安倍強推新安保法的賭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3 06:55:04


7月16日,日本東京,安倍晉三(右)在國會衆議院全體會議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但強推新安保法已令日本民衆對安倍的信任降到低點。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顧各界強烈反對,繼續大力推進新安保法案。衆議院審議時,無論外界意見如何,安倍通過執政黨的席位優勢強行通過。事實表明強扭的瓜不甜,新安保法已經開始遭到更多質疑。當“戰場”挪到參議院後,安倍在闡釋所謂新安保法的必要性和現實性方面似乎更加迫切,手段也悄然發生改變。

  《日本新華僑報》8月31日載文《中日關系為何成為安倍強推新安保法的賭注》,文章說,不久前,日本參議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的問答中,安倍直接點名道姓地“劍指”中國稱“中國正在南海加快推進大規模填海造地工程”、“雙方在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上達成的協議也未能得到遵守”。同時,他還強調,“中國正在加快軍備擴張,27年之間國防費用增加到了41倍”。

  此前新安保法在衆議院審議期間,“理論戰”成為了主要內容,作為日本面臨的所謂“現實威脅”,充其量也就是朝鮮成為“靶子”,在對中國的指責和批判方面,則體現出某種有意無意的控制。而法案進入參議院後情況似乎有所不同,“中國威脅論”正在成為安倍樂於掛在嘴邊的“論據”。

  究其背景,新安保法案縱然強行“突破”了衆議院,但仍是“路漫漫”。同時,新安保法案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 “衆矢之的”。對此,安倍理應心知肚明。而安倍在論戰的後半程,把“中國威脅論”拿到桌面上來,至少說明三個問題:第一,當今的日本執政者仍然將渲染中國威脅、歪曲中國和平發展視為主要的政治手法之一,試圖以此博得國內更多政治力量和普通國民的理解與支持;第二,安倍的論戰方式已經開始從“憲法論”向“現實論”過渡和轉變,以求更加有效,在是否違憲的問題上,其實已經有了許多顯而易見的學術爭議和法律認定,而關於有悖於憲法這一事實,安倍甚至從自己的智囊學者身上都感到了不小的壓力,要增加對民衆的說服力,只有活生生的現實需要才最具效果;第三,日本政府面對新安保法案面臨巨大阻力、難以真正獲得認同的事實,不僅不安,更缺乏自信。

  衆所周知,自“習安會談”以來,中日關系開始朝著改善的方向發展,被安倍視為繼續執政的有利條件和對外“政績”之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