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拋美債不會導致“量化緊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07 08:39:40


資料圖片:美國債券市場走勢。(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評社香港9月7日電/德意志銀行嚇壞了每個人,因為它警告說:如果中國賣出大量美國國債以支撑人民幣,那相當於美國貨幣政策大幅緊縮。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9月3日載文《“量化緊縮”是一個迷思(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問題)》,文章說,中國之所以會積累大量美國國債,原因在於它的貿易順差。中國人民銀行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儲存了大量美元。它這麼做,讓美國國債退出了流通,把流入中國的美元還給了世界經濟。這可被視為美元量化寬鬆的一種形式。因此,德意志銀行爭辯說,如果中國央行賣出美國國債,相當於取消量化寬鬆。

  但問題并沒那麼簡單。德意志銀行忘記了匯率的影響。

  中國多年來一直被人指責壓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損害美國出口行業,助長就業崗位的離岸外包。所以,如果中國央行出售美國國債以支撑人民幣的話,其效果相當於讓美元承受下行壓力。衆所周知,貨幣面臨下行壓力意味著貨幣寬鬆而非緊縮。

  不過德意志銀行會說,那麼美國國債呢?美元流動性的枯竭呢?

  讓我們跟著錢走。當中國央行賣出美國國債換取美元時,它會拿這些美元來幹什麼?

  它不太可能把這些美元放在金庫裡或存在美元儲蓄賬戶裡——畢竟美國國債是一種更方便的儲存形式。中國央行會直接在市場上賣掉這些美元,換回人民幣。支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不是用美國國債換美元這一步,而是賣出美元換取人民幣這一步。所以,實際效果是美元的流動性沒有改變,美國國債的供應增加,人民幣流動性減少。

  鑒於中國持有的主要是短期美國國債,這種做法就像是從直升機上撒下短期美國國債。考慮到短期美國國債實際上只是美元的另一種形式,這顯然是貨幣寬鬆。

  唯一出現貨幣緊縮局面的是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