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防止芬太尼等阿片類藥物濫用,外源性的漏洞要堵上,內因性的短板更要重視。而且外源性的藥物輸美通道是全球性和多元化的,不能僅僅歸咎於中國。至於美國人濫用此類藥物的內因,就是美國人自己的問題了。
中國曾有鴉片戰爭的歷史傷痛,對於毒品的記憶比任何國家都深刻。即使是阿片類藥企和藥物,也都處於嚴苛監控的制度框架內。對於美方訴求,中方幾乎是很爽快地予以正面回應。因此,芬太尼成為習特會的重要議題,不是因為中國方面的偏差,而是美國濫用藥物嚴重。當然,中國也承諾對輸出美國的藥企和個人進行處罰。
也有觀點認為,美方突然拋出芬太尼問題,凸顯美國對華貿易博弈策略的嚴密性,也折射出中國在對美談判上的缺失——抓大放小、不重細節。簡言之,美國提出芬太尼問題,讓中國陷入被動。其實非也。中美在芬太尼問題上的討論與合作一直在進行。
去年8月,中美兩國還聯合執法打擊芬太尼走私,摧毀了一個從中國到美國的地下走私網絡,逮捕了21人。2019年,美國緝毒局也將在廣東設立辦公室。可見,芬太尼并非新問題,拿到習特會的台面上來,反而彰顯特朗普政府對美國人濫用止痛藥的焦慮,也折射中國“精彩的人道主義姿態”。因此,芬太尼議題不僅不是美國突然拋出讓中國難堪的議題,反而是中美合作的一大成果。
一場貿易戰,讓中美關系的“兩強”屬性更加清晰。簡言之,特朗普以“極限施壓”的方式,讓全世界明白了“G2(兩國集團)”的真正內涵。美國使出渾身解數,并未讓中國傷筋動骨(在此情勢下的中美講和),美國也僅僅維持“90天期限”的優勢。中國作出讓步,美國見好就收,對雙方和全球都是可以接受的選擇。
當中美貿易摩擦被芬太尼衝淡時,也許映射了中美博弈的有趣問題——魔鬼藏在細節裡。也許美國更要關注長期積累的“國內病灶”,而不是和主要貿易夥伴的全面衝突。看似微小的“社會內傷”,才是制約美國“再次偉大”的大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