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5日電/據新華社消息,德國權威汽車經濟學專家、波鴻汽車研究院院長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國際合作始終是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義,歐洲與中國增進汽車產業合作將鋪就一條產業發展的“黃金之路”。
杜登赫費爾說,汽車產業的發展涉及很多細分領域,集中各領域優勢才能製造出最好的汽車。“汽車產業國際合作是‘做乘法’,將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作為長期深度研究德國汽車產業的學者,杜登赫費爾明確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首先,隨著關稅生效,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的各國車企利益都將受到損害,包括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等來自歐洲的企業。“歐洲車企因為在歐洲賣車向歐盟支付反補貼關稅,這非常荒謬。歐盟決策的出發點如此脫離現實,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他說。
其次,歐盟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前景將受到拖累,“歐洲綠色新政”恐功虧一簣。他指出,加征關稅將影響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導致配套充電基礎設施難以進一步擴張,並波及電池生產基地和產業轉型的良性發展。“歐盟通過關稅措施摧毀的經濟價值難以預估。”
再者,歐盟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將破壞歐中雙方原本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關係,損害企業與消費者的利益以及公平競爭的國際貿易環境。他說,加征關稅損人害己,德國汽車工業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這是不明智且非常錯誤的決定。
杜登赫費爾認為,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對歐洲汽車產業發展有益,也有利於增進歐中合作。“中國經濟有活力,發展速度快,來自中國車企的競爭能夠激發歐洲企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