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非合作豐富非洲人民的“糧袋”和“錢袋”
http://www.CRNTT.com   2024-09-02 11:05:28


圖為7月24日,在毛裡求斯東部弗拉克區,岡尼斯·布魯思站在自家的甘蔗地前。(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據新華社消息,近年來,一項項中國農科技術在非洲大陸生根發芽,一項項中非農業貿易便利化措施陸續落地,豐富非洲人民的“糧袋子”和“錢袋子”,切實推動了非洲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

  近日,新華社記者在非洲多地採訪,切身體驗中非農業合作蓬勃開展。

  抗旱稻:助力非洲抓好“糧袋子”

  從肯尼亞第二大城市、“東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薩向內陸行駛大約100公里,一塊“與眾不同”的田地映入眼簾。記者一路上見到的要麼是玉米地,要麼是甘蔗田,而這裡是已經收割大半的金黃的稻田。

  說這塊田地與眾不同,還因為這裡雖然種的是水稻,但地裡卻沒有水,而長出的稻穗依然密集飽滿。這種水稻便是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研發的節水抗旱稻,專門面向非洲市場,已在這裡成功試種了7年。

  3名稻農早已在這裡等記者,他們用斯瓦希裡語介紹了試種節水抗旱稻的心得體會。

  卡特琳·基馬尼試種的體會頗多。“它給我們帶來了豐收。過去我們種一大片地,只能收穫兩麻袋稻穀。現在種上一英畝,就有望收穫40到50麻袋。”她說,“來自中國的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我們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魯弗斯·馬伊納坦言自己對這種新品種感到興奮。“我種稻已經15年多了,過去因為不懂得施肥或缺乏種子的專業知識而苦苦掙扎。現在,我們掌握了這些知識。”馬伊納說,“我想繼續學習如何改善水稻種植。我想對肯尼亞同胞說,我們應該接受雜交水稻種植,因為它有很多好處。”

  已經當了6年稻農的姆旺吉·基馬尼頗有同感:“這種水稻好處很多,它生長得很快。我們過去種植的當地品種面臨很多挑戰,成熟時間較長,產量相對較低。過去我們與害蟲作鬥爭,現在種植這種水稻後,蟲害變少了。”基馬尼說,“我希望大家接受培訓學習種植這種水稻。”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肯尼亞多地去年遭受乾旱影響,糧食大幅減產,蒙巴薩地區也未能幸免。事實上,乾旱是非洲多國多年來共同面臨的問題,對非洲糧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節水抗旱稻為非洲保障“糧袋子”提供了新希望。

  “這種新品種水稻特別適合在沿海地區種植,單位面積產量是當地品種的好幾倍。”肯尼亞農業和畜牧業研究組織專家約翰·基馬尼告訴記者。目前,肯尼亞80%以上的大米依賴進口。來自中國的節水抗旱稻有望於年內在肯尼亞通過新品種認定,助力這個東非國家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