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互關領館之後的中美關係向何處去
http://www.CRNTT.com   2020-09-14 11:06:40


(圖片來源:網絡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電/據大公網報道,美國率先挑起的新一輪外交衝突,以7月27日關上美國駐成都總領館的大門為標誌,中美雙邊第一個回合的較量宣告結束。但這起事件連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四發表的對華政策講話一起仍在繼續發酵。正像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一樣,美國的外交挑釁及蓬佩奧的講話也在美國呈現出兩極反應。

  去年7月接任尼克松基金會總裁的休伊特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蓬佩奧的講話“開闢美中關係大膽的新篇章”,歷史學家、安全專家們在未來幾年都會津津樂道這篇講話,因為它標誌著美國對華戰略的根本轉向。他呼籲美國兩黨領袖及各大企業的CEO們認真研讀這篇講話。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休伊特在去年上任時還大談要繼承尼克松的遺產,稱尼克松作為一位偉大的戰略家和外交大師,開啟了世界歷史上非同凡響的時刻,直到現在仍在改變著世界。然而,當蓬佩奧選擇在尼克松故居關上中美關係友誼大門的時候,這位總裁卻為此唱起了讚歌,不知道尼克松的後代們怎麼想。與其說蓬佩奧為尼克松墓地獻上的是一個崇敬的花籃,還不如說他為拋棄尼克松的外交遺產敲下了最後一顆釘子。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美國務院前政策規劃司司長、現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於7月26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針鋒相對的文章,指責蓬佩奧既不懂歷史,不懂中國,也不懂美國,所謂美國與中國盲目接觸50年幾乎什麼也沒得到、中國並未如美國所願變得更加民主,這實際上是豎起了一個稻草人。在哈斯看來,尼克松和基辛格當年接觸中國的目的是借助中國之力對抗蘇聯,他們希望塑造的是中國的外交政策,而不是中國的內政,而歷史的結果是美國強化了中蘇分裂,並且贏得了冷戰。美國何來失敗之說?

  哈斯批評蓬佩奧給美國選擇了一條注定失敗的道路:“想決定中國的未來或者說改變中國,這並不在美國的能力範圍之內”,“國務卿和他的同事們需要去做的事是與中國談判,美國還有很多事務需要與之合作,比如朝鮮、阿富汗、氣候變化和核不擴散這樣的全球性挑戰”。

  英國廣播公司評論稱,蓬佩奧的演講“開啟了新一場冷戰的新鐵幕”。美國前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拉塞爾(Daniel Russel)接受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稱,蓬佩奧抹黑中國的做法“原始而無效”,反而會進一步增強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情緒,加深對美國的憤怒。《華盛頓郵報》7月24日發表社論稱,特朗普“魯莽、不連貫和單方面的進攻”,無助於美國外交利益的實現,除了促進特朗普的連任目標,實在看不出白宮的其他政策意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