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何時才能進入和解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21 12:24:10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偕同夫人連方瑀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中評社訊╱題:兩岸何時才能進入和解期

  以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為標誌,兩岸關係進入了和緩期。現在兩岸各方一直都在努力要進入和解期。兩岸關係的和解期,何時才能到來?怎樣才能到來? 

  如果以二000年民進黨執政為始,一直到二00四年,兩岸關係長期處在危險期,一度甚至徘徊在高度危險期。 

  最危險的時期應該是在二00四年,民進黨的再度執政的合理與否,引發了島内激烈的政黨鬥爭乃至群衆鬥爭,局勢動蕩。民進黨在台獨門檻前面的臨門一腳,同時引發了兩岸關係的激烈震動,以及大陸民衆的強烈反彈。 

  在危險期中,可以看見,民進黨不具備全面駕馭台灣政治的力量,更沒有穩妥駕馭兩岸關係的能力,也沒有帶領台灣走出危險期的實力。強烈的獨立思潮和分裂意識,容易使一個黨失去判斷能力,容易使一個黨作出草率的政治決定,容易使一個黨處在極度的危險中而渾然不自知。 

  二00四年,民進黨把棋子下成了死局,不僅在島内,也在兩岸。兩岸的緊張對峙,形勢極其嚴峻,當時兩岸關係之間,已經放不下一根稻草了。如同最後一根稻草能壓死一匹駱駝那樣,一根稻草同樣可以壓垮最後的兩岸關係。 

  在千鈞一髮之際,連、宋代表國親兩黨的大陸行,給兩岸關係帶來重大的轉機。兩岸忽然找到了緩和空間,跳出了兩敗俱傷的囿局,從此進入了四年多來未見過的兩岸和緩期。和緩期的特徵是甚麽? 

  特徵一,兩岸人民的高度對峙情緒鬆弛下來了。兩岸人民高度敵對,互相仇視,喊打喊殺,極端的民意如洪水般氾濫,執政者幾乎被所謂的民意裹挾。這樣的危險勢頭,終於化解開來了,終於穩定下來了。這就意味著兩岸真正進入了和緩期。 

  特徵二,兩岸政黨的互動交流局面重新開闢了。國民黨、親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達成了諸多協議,都是有利於改善兩岸關係、和緩兩岸關係的,是積極有意義的。雖然國、親兩黨不是執政黨,但在台灣的特殊的政黨政治中,其政治影響並不遜色於民進黨,代表著巨大的民意;無論是在台灣還是對大陸,都有公信力。兩岸政黨的交流與合作,是兩岸關係進入和緩期的主要推動力。 

  特徵三,兩岸執政當局在尋找合作互動的空間。民進黨應該也做了反省,也作了與大陸互動的心理準備。主要原因,形勢比人強。當過去的政治目標已經碰上礁石,已經被人民放棄之後,還要硬著頭皮上,恐怕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選民抛棄。識時務者為俊傑。民進黨必須遵從民意而動。大陸的空間也劃得很大,也有等待的心態。兩岸關係處在和緩期,是事實。 

  但是,和緩期不等同於和解期。和緩期是嚴峻的局勢得到緩和,但是矛盾依然,問題依然,危險依然;也就是說,問題的實質沒有改變,危機的因素沒有消除。只要有風吹草動,危險依舊。而和解期呢?那就完全不同了,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危險也大致消除了,麻煩也大多不存在了。 

  把和解期置於兩岸關係之上,那麽,兩岸關係的和解期應該具有這些内涵:兩岸之間已經打破僵局,兩岸領導人已經見面,兩岸政府已經開始或者正在開始建立良性互動平台,兩岸的直接三通已經不存在障礙。當然,和解期不是和合期,和合期應該指的是兩岸商談統一的時期了,那是更遠的事了。 

  阻礙兩岸關係進入和解期的因素很多,最基本的仍然是統與獨的尖銳矛盾,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個中國問題不解決,兩岸關係即使和緩了,仍然是僵局,和緩期只不過是把武力對峙的僵局帶到和平對峙的僵局而已。和平對峙的僵局不打破,武力對峙的僵局隨時可能又來。和平與武力交錯徘徊,兩岸人民仍然沒有安定、安心的感覺。 

  所以說,兩岸要進入和解期,在民進黨執政期間,仍是難於上青天。民進黨始終擔心,如果與大陸共舞,步入和解期,自己憑依生存的政治理念可能化為烏有。既有如此之大的風險,民進黨豈敢輕易實踐之?如果真的是這樣,兩岸進入和解期的日子還要一段時間,說不定真的要等到二00八年以後。 

  兩岸進入和解期,真正的動力不在台灣的政黨中,應該在人民的心中。大陸必須有耐心,必須等待台灣人民的選擇。當進入和解期是主流民意的選擇時,試問又有誰能擋得住呢?又有哪個政黨敢不遵從呢?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5年9月號,總第93期)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