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治權”問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完成了對“中華民國主權”的繼承,這在1971年聯合國作出的2758號決議裡面已經解決。國際上160多個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只是台灣當局不承認而已。而實際“治權”的完全繼承,至今尚未完成。1949年“中華民國”到了台灣,在3.6萬平方公里的“台澎金馬”地區,擁有實際有效管理社會、經濟、文化等“治權”。這個有效的“治權”,就是國民黨當局及馬英九經常提到的兩岸“互不否認治權”的國民黨兩岸政策(當然國民黨當局堅持“互不承認主權”)。無論如何,客觀上講,兩岸關係不是國家“主權”的分裂,而是兩岸“治權”的分離,也就是兩岸共同享有“主權”,各自依法實施“治權”。目前現狀也是“中華民國”即台灣當局,對“台澎金馬”擁有司法、立法、行政的“治權”。
筆者認為,兩岸之間的“主權”與“治權”問題,不同於中英兩國之間的“主權”與“治權”問題。中英兩國談判,“主權”和“治權”是不可分割的。兩岸之間,從法理上講,港、澳、台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權”和“治權”是中國內部的家務事,可以循序漸進地把“主權”和“治權”分開來處理,先啟動討論“治權”問題,再逐步深入下去,最終解決“主權代表”的政治對立問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提出:“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兩岸不妨先將“深水區”中的“治權”議題,作為探討“合情合理安排”並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依一國兩制構想,進一步釐清台灣“治權”的較為理想的選擇;對未來條件成熟時進一步討論“主權代表”問題,也很有幫助。
將探討“治權”作為打破兩岸“深水區”的突破口
把“主權”和“治權”分開來加以研究,先把台灣“治權”作為打破兩岸政治“深水區”的突破口,形成初步認識、或達成初步共識,可為兩岸政治談判作鋪墊。
首先,關於互不否認“治權”,如何從兩岸政治定位上達成共識?無論是國民黨或者是民進黨(8年)主政,台灣當局對“台澎金馬”的有效“治權”,已經長達65年。如果按照大陸設計的一國兩制方針,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在一中框架(一中架構)下,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分別管治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這樣的制度設計,並沒有改變一個中國原則,沒有造成“主權”分割,沒有造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大陸對台灣“治權”的政治定位,實際上已經非常清楚,是否可解讀為一國兩制——一國兩治(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下的“治權”)。台灣方面怎麼認知呢?去年2月和6月,國民黨兩位榮譽主席連戰和吳伯雄先後與習近平總書記會面時都講到,“兩岸各自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中框架來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的關係”。大陸對此表示肯定,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7月24日在第二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開幕式致詞時表示,“我們積極評價國民黨方面明確表示兩岸各自法律和體制均實行一個中國原則,都以一個中國架構定位兩岸關係”。可見,雙方對“治權”所涉及的法律,有了初步的交集和共識,接下來可以從各自法律角度,進一步來釐清互不否認“治權”問題的政治定位。
其次,關於台灣“治權”的“國際空間”,如何才能不會造成“兩個中國”?國際上169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建交的只有22個,占七分之一多些。國際社會主流不可能承認台灣當局堅持的“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更不可能接受民進黨堅持的“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台灣方面又強烈希望大陸不要“打壓”,強烈訴求拓展台灣“國際空間”。那麼,如果將台灣的“國際空間”議題,納入台灣的“治權”範疇來討論,在不違反一個中國主權原則下,相信可以逐步找到“符合實際、有利兩岸、共創雙贏”局面的辦法來。
第三,關於台灣“治權”涉及到的兩岸關係,如何形成一個“以人為本”的共識?兩岸關係越來越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賴關係、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每年幾百萬人次的往來,幾十億美元的投資,上千億美元的貿易,尤其是大陸人士赴台探親、觀光、就讀,乃至於陸企、媒體等機構派駐人員在台灣生活、工作逐漸增加,已經涉及到台灣當局的“治權”問題。台灣當局單方面制訂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一方面為兩岸各類交流與合作做出了努力,提供了方便,但仍有諸多不合理、不合情,甚至不合法理的規限。如何從台灣“治權”的角度做出政策調整和完善,依法維護兩岸人民的合法權益,也需要處理好所涉及到的日趨紛繁的大陸事務的台灣“治權”問題。
結語:尊重2300萬台灣同胞對台澎金馬的“治權”
台灣當局對“台澎金馬”的有效“治權”歷經60多年,已形成一整套切合台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方式的體系,實際上這幾十年已經是“台人治台”。台灣同胞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是台灣主流民意所向,大陸一直給予充分尊重。今年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強調,“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願意首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這句充滿“兩岸一家親”的肺腑之言,令人印象深刻;也充分展示了大陸尊重台灣人民當家作主、希望有尊嚴的強烈願望和選擇。
因此,在目前兩岸政治關係尚未取得突破的情況下,如果兩岸能將“主權”與“治權”分開處理,將台灣的“治權”作為議題,先由兩岸智庫來討論,相信這一重要舉措本身,就是與時俱進,就是重大突破。有利於共同維護一個中國主權;有利於遏制“台獨”勢力的膨脹;有利於台灣民眾增進一個中國的認識;有利於維護兩岸民眾的切身利益;有利於商討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的安排”;有利於最終為“主權代表”問題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4年5月號,總第197期) |